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

(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

局部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20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20]9号)的要求,由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2011进行局部修订。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修订了“无障碍设施”“家庭无障碍改造”术语定义的服务人群、范围;2)增加了“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检查验收”术语定义,并在无障碍设施的施工验收章节中,增加对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进行检查验收的要求,包括检查内容、程序,并增加了无障碍设施系统性验收表单;3)修订了防滑相关的术语,由“抗滑系数”改为“防滑性能”,扩展了对防滑的定义;修订了无障碍设施地面防滑性能的检测方法和依据标准;增加了对涉及地面防滑要求的无障碍设施所采取材料的防滑性能检测要求;修订了对应无障碍设施的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表,在主控项目中增加了对地面防滑性能的验收要求、检验方法,包括缘石坡道、盲道、轮椅坡道、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无障碍停车位及上/落客区、轮椅席位等;4)修改了无障碍设施的施工及质量验收的依据标准;提升了无障碍设施的验收地位,由分项工程更改为子分部工程;增加了无障碍设施子分部工程的验收内容、验收程序及要求及对资料核查的内容要求,并增加了无障碍设施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单;5)修订了对安全抓杆的验收内容,在原有对预埋件的验收基础上,增加了对成品的力学性能的验收要求、检测方法;删除了无障碍设施隐蔽工程验收表单,隐蔽工程的验收表单统一改为参照GB50300相关表单; 6)修订了缘石坡道下口与车行道之间的高差验收要求及检验方法,增加了对缘石坡道处不能设置雨水篦子及设置阻车桩时净间距的验收条款;7)增加了对无障碍通行流线上设置设施的设置或放置位置的验收要求;增加了对固定在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楼梯的墙或柱面物体处储物的尺寸、高度的验收要求;修订了对无障碍通道地面面层的允许偏差的验收要求;8)修订了对扶手强度及扶手立柱和托架与主体连接强度的检验方法;增加了对扶手的颜色或亮度与背景有明显对比的验收要求;9)增加了对门开启所需力度的验收要求;增加了对安装闭门器的门的闭门时间的验收要求;10)修订了一些无障碍设施的用语表述, “无障碍停车位”修改为“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及上/落客区”,“无障碍厕所和无障碍侧位”修改为“公共卫生间(厕所)和无障碍厕所”, “无障碍浴室”修改为“公共浴室及更衣室”,“无障碍住房和客房”修改为“无障碍客房及无障碍住房、居室”;增加了对无障碍更衣室乘轮椅者使用的储物柜前的回转空间的验收要求;11)扩大了对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的验收范围,分项名称由“过街音响信号装置”“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合并修改为“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增加了对过街音响装置的选型和功能包括声响开关的控制、红绿灯信号辨识的验收要求及检验方法;增加了对提供低位服务设施的公共场所的网络通信设备部件的验收要求;增加了对提供公共电话的公共场所中低位电话设置数量、功能的验收要求及检验方法;增加了对公共场所中供公众使用计算机中低位台面计算机设置数量、功能要求的验收要求及检验方法;增加了对公共建筑对外服务场所、道路等设置导盲系统的接入、功能的验收要求及验收方法;修改了对应的验收记录表单;12)修改了明确无障碍设施维护责任人的时间点,并增加了对维护责任人的检查、维护责任要求内容;增加了对无障碍设施采取紧急维护措施的状况细化表述;13)增加了对无障碍设施出现系统性缺损后的重新组织验收的要求条款;修订了无障碍设施的缺损类别和缺损情况表;14)修订了无障碍设施检查的检查类别及检查频次,删除了原来的系统性、功能性、一般性检查记录表单,修改为“无障碍设施检查记录表”;15)修订了无障碍设施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及与相关分部(子分部)工程验收的对应内容。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大道188号,邮编:21001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

参编单位:

主要起草人:

主要审查人:


《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 50642-2011

局部修订对照表

(方框部分为删除内容,下划线部分为增加内容)

现行《规范》条文

修订征求意见稿

封面标题

封面标题

Construction acceptance and Maintenance Standards of The Barrier-free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acceptance and Maintenance Standards of The Accessible facilities

1 总则

1 总则

1.0.1为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特殊群体以及全体社会成员出行和参与社会活动,加强无障碍物质环境的建设,规范无障碍设施施工和维护活动,统一施工阶段的验收要求和使用阶段的维护要求,制定本规范。

1.0.1为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中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规范施工阶段的验收要求和使用阶段的维护要求,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2 术语

2 术语

2.0.1 无障碍设施 barrier-free facilities

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特殊群体自主、平等、方便地出行和参与社会活动而设置的进出道路、建筑物、交通工具、公共服务机构的设施以及通信服务等设施

2.0.1 无障碍设施 accessible facilities

为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自主、平等、方便地出行和参与社会活动而设置的进出道路、建筑物、交通工具、公共服务机构的设施。

2.0.2 家庭无障碍改造 barrier-free transform in residence

为适应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特殊群体需要,对其住宅设置无障碍设施的活动。

2.0.2 家庭无障碍改造 accessible transform in residence

帮助残疾人、老年人等有需求的人群提高质量,对其住宅设置无障碍设施的活动。

2.0.3抗滑系数 coefficient of slip-resistance

物体克服最大静摩擦力,开始产生滑动时的切向力与垂直力的比值。

2.0.3 防滑性能 Slip resistance

以静摩擦系数(COF)或防滑值(BPN)表达地面防止滑动的能力。

2.0.4抗滑摆值 British pendulum number

采用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测定的道路表面的抗滑能力的表征值。

2.0.4摆式阻滑值 pendulum test value

采用摆锤式阻滑值测定仪测得的测试面对摆锤的阻滑能力的数值。

2.0.10无障碍设施施工 barrier-free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为实现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有组织地对无障碍设施进行策划、实施、检验、验收和交付的活动。

2.0.10 无障碍设施施工 accessible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为实现无障碍设施的设计要求,有组织地对无障碍设施进行施工策划、实施、检验、验收和交付的活动。

2.0.11 无障碍设施维护人 barrier-free facilities maintainer

2.0.11 无障碍设施维护人 accessible facilities maintainer

2.0.12 无障碍设施维护 barrier-free facilities maintenance

2.0.12 无障碍设施维护 accessible facilities maintenance

2.0.13 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维护 systematic maintenance of barrier-free facilities

2.0.13 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维护 systematic maintenance of accessible facilities

2.0.14 无障碍设施的功能性维护 functional maintenance of barrier-free facilities

2.0.14 无障碍设施的功能性维护 functional maintenance of accessible facilities

2.0.15 无障碍设施的一般性维护 general maintenance of barrier-free facilities

2.0.15 无障碍设施的一般性维护 general maintenance of accessible facilities

2.0.16 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检查验收Systematic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of accessible -free facilities

系统性检查验收是依据设计要求对城市开敞空间、建筑场地、建筑内部及其之间的无障碍通行路线的检查验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法定建设区域内部的无障碍设施的互联互通性检查验收,二是与区域外部的周边出入口、道路的衔接检查验收,确保区域内无障碍设施的通畅、便利及可达。

3 无障碍设施的施工验收

3 无障碍设施的施工验收

3.1 一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9 无障碍设施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及国家现行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的有关规定。室内无障碍设施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环保标准的要求;并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书、中文说明书和相关性能的检测报告。进场前应对其品种、规格、型号和外观进行验收。需要复检的,应按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取样和检测。必要时应划分单独的检验批进行检验。

3.1.9 无障碍设施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标准,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及国家现行建筑材料检测标准的有关规定。室内无障碍设施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环保标准的要求;并应具备产品合格证书、中文说明书和相关性能的检测报告。涉及地面防滑要求的无障碍设施所采用的材料的检测报告还应包括防滑性能。进场前应对其品种、规格、型号和外观进行验收。需要复检的,应按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取样和检测。必要时应划分单独的检验批进行检验。

3.1.10 缘石坡道、盲道、轮椅坡道、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无障碍停车位、轮椅席位等地面面层抗滑性能应符合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

3.1.10 缘石坡道、盲道、轮椅坡道、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无障碍停车位、轮椅席位等地面面层抗滑性能应符合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面层的防滑性能按JGJT331《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规定,以干态静摩擦系数(COF)或湿态防滑值(BPN)表示。验收记录应按本规范表C.0.1的格式记录,形成验收文件。

3.1.11 无障碍设施施工及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1 无障碍设施施工及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无障碍设施的施工及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有关规定。

1 无障碍设施的施工及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无障碍通用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及现行相关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3 无障碍设施的施工及质量验收应与单位工程的相关分部工程相对应,划分为分项工程和检验批。无障碍设施按本规范附录A进行分项工程划分并与相关分部工程对应。

3 无障碍设施的施工及质量验收应作为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其分项工程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规定。室外无障碍设施为室外人行道分部的一个子分部工程,建筑无障碍设施为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工程的一个子分部工程。

5 无障碍设施涉及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按本规范附录B的格式记录,形成验收文件。

5 无障碍设施涉及的子分部验收应由施工单位按本规范附录B的格式记录,形成验收文件,并由分包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建设(监理)单位四方签章确认。

6 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应按本规范附录D的格式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6 各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按本规范附录D的格式记录。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7 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按本规范附录D的格式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7 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项工程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2)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8A 无障碍设施子分部工程验收时应对下列资料核查,并纳入竣工技术档案:

1)设计文件、施工图审意见、设计变更和洽商;

2)主要材料、设备和构件的质量证明文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核查记录、进场复验报告、见证试验报告;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相关图像资料;

4)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必要时应核查检验批验收记录;

5)地面防滑性能现场实体检测报告;

6)扶手、安全抓杆安全性能实体检测报告;

7)无障碍设施系统性检查验收表;

8)其他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重要技术资料。

9 无障碍通道的地面面层和盲道面层应坚、平整、抗滑、无倒坡、不积水。其抗滑性能,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面层的抗滑性能采用抗滑系数和抗滑摆值进行控制;抗滑系数和抗滑摆值的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范第C.0.2条和C.0.3条的规定。验收记录应按本规范表C.0.1的格式记录,形成验收文件。

9 无障碍通道的地面面层和盲道面层应坚、平整、抗滑、不积水。其防滑等级,应达到设计要求的等级。由施工单位通知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验收。

3.1.12 安全抓杆预埋件应进行验收。

3.1.12工程验收时,应对无障碍设施的安全抓杆的受力性能进行验收。

3.1.13 安全抓杆预埋件验收,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按本规范附录B的格式记录,形成验收文件。

3.1.13 安全抓杆受力性能的验收,应包含预埋件和安全抓杆的力学性能验收,对安全抓杆的力学性能检测方法应符合《楼梯栏杆及扶手》JG/T 558中第7章的规定,强度及抗冲击性能且应符合《卫生间便器扶手》JG/T 2120中相关的规定。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按本规范附录B的格式记录,形成验收文件。

3.1.16 工程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应组织实施对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进行检查验收,按本规范附录E的格式记录,形成验收文件。

3.2 缘石坡道

3.2 缘石坡道

3.2.5 缘石坡道下口与缓冲地带地面的高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40条查5点。

检验方法:用钢尺量测检查

3.2.5 缘石坡道下口与车行道之间应无高差。

检查数量:每40条查5点。

检验方法:用水准仪测量。

3.2.5A 缘石坡道中上下坡处不应设置雨水篦子。设置阻车桩时,其净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40条查5点。

检验方法:用钢尺量测检查。

3.2.5B 缘石坡道坡面的防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40条查5点。/按检验批进行现场检验,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处,每次测点为3个,每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检验方法:查现场检测记录或抗滑性能试验报告。

3.3 盲道

3.3 盲道

3.3.7 盲道的宽度,提示盲道和行进盲道设置的部位、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钢尺量测检查。

3.3.7 盲道的宽度,提示盲道和行进盲道设置的部位、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提示盲道,其宽度不应小于300mm,且不应小于行进盲道的宽度。

检验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和用钢尺量测检查。

3.3.8A盲道型材表面的防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检验批进行现场检验,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处,每次测点为3个,每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检验方法: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现场检测记录或抗滑性能试验报告。

3.3.20A 盲道型材表面的防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检验批进行现场检验,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处,每次测点为3个,每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检验方法: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现场检测记录或抗滑性能试验报告。

3.3.30A 盲道型材表面的防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按检验批进行现场检验,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处,每次测点为3个,每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检验方法: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现场检测记录或抗滑性能试验报告。

3.4 轮椅坡道

3.4 轮椅坡道

3.4.14A 轮椅坡道坡面的防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按检验批进行现场检验,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处,每次测点为3个,每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检验方法: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现场检测记录或抗滑性能试验报告。

3.5 无障碍通道

3.5 无障碍通道

3.5.7 从墙面伸入无障碍通道凸出物的尺寸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园林道路的树木凸入无障碍通道内的高度应符合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第6.2.7条的规定。

3.5.7 无障碍通行流线上的标识物、垃圾桶、座椅、灯柱、隔离墩、地灯和地面布线(线槽)等设施的位置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妨碍行动障碍者的独立通行。固定在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楼梯的墙或柱面上的物体突出部分的尺寸、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保证有效通行净宽。

3.5.11A 无障碍通道地面的防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按检验批进行现场检验,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处,每次测点为3个,每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检验方法: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现场检测记录或抗滑性能试验报告。

表3.5.15 无障碍通道地面面层允许偏差

表3.5.15 无障碍通道地面面层允许偏差

3.6 无障碍停车位

3.6 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及上/落客区

3.6.1 本节适用于室外停车场、建筑物室内停车场中无障碍停车位的施工验收。

3.6.1 本节适用于室外停车场、建筑物室内停车场中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及上/落客区的施工验收。

3.6.6A 无障碍小汽车上/落客区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和人行通道、无障碍通道衔接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用钢尺量测检查。

3.7 无障碍出入口

3.7 无障碍出入口

3.7.9A 无障碍出入口地面的防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按检验批进行现场检验,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处,每次测点为3个,每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检验方法: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现场检测记录或抗滑性能试验报告。

3.9 扶手

3.9 扶手

3.9.3 扶手的立柱和托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扶手的强度及扶手立柱和托架与主体的连接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用手扳检查;必要时可进行拉拔试验。

3.9.3 扶手的强度及扶手立柱和托架与主体的连接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现场荷载性能的试验记录。

3.9.8A 扶手的颜色或亮度应与背景有明显的对比。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10 门

3.10 门

3.10.9A 除防火门外,门开启所需的力度不应大于 25N。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门扇开启的瞬间,通过放在门扇边框的测力计,测出阻止门扇运行使其停止在原位时所测定的力。

3.10.9B安装有闭门器的门,从闭门器最大受控角度到完全关闭前10︒ 的闭门时间不应小于 3 秒。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用秒表测量闭门时间。

3.12 楼梯和台阶

3.12 楼梯和台阶

3.12.12A 楼梯踏面和台阶踏步面层的防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按检验批进行现场检验,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处,每次测点为3个,每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检验方法: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现场检测记录或抗滑性能试验报告。

3.13.6A轮椅席位地面的防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40条查5点。/按检验批进行现场检验,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处,每次测点为3个,每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检验方法: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现场检测记录或抗滑性能试验报告。

3.14 无障碍厕所和无障碍厕位

3.14 公共卫生间(厕所)和无障碍厕所

3.14.1 本节适用于无障碍厕所、公共厕所内无障碍厕位的施工验收。

3.14.1 本节适用于公共卫生间(厕所)及无障碍厕所内无障碍厕位的施工验收。

3.14.11A 公共卫生间(厕所)及无障碍厕所的地面防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按检验批进行现场检验,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处,每次测点为3个,每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检验方法: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现场检测记录或抗滑性能试验报告。

3.15 无障碍浴室

3.15公共浴室及更衣室

3.15.1 本节适用于公共浴室内无障碍盆浴间和无障碍淋浴间的施工验收。

3.15.1 本节适用于公共浴室内无障碍盆浴间和无障碍淋浴间及无障碍更衣室的施工验收。

3.15.2 通往无障碍浴室的轮椅坡道和无障碍通道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3.4节和第3.5节的规定。

3.15.2 通往公共浴室及更衣室的轮椅坡道和无障碍通道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3.4节和第3.5节的规定。

3.15.3 无障碍浴室的门应符合本规范第3.10节的规定。

3.15.3 无障碍浴室及更衣室的门应符合本规范第3.10节的规定。

3.15.5 无障碍浴室内轮椅的回转空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3.15.5 无障碍浴室内轮椅、无障碍更衣室乘轮椅者使用的储物柜前的回转空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3.15.10A公共浴室地面的防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按检验批进行现场检验,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处,每次测点为3个,每测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

检验方法: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现场检测记录或抗滑性能试验报告。

3.16 无障碍住房和无障碍客房

3.16无障碍客房及无障碍住房、居室

3.17 过街音响信号装置

3.17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

3.17.1 本节适用于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口过街音响信号装置的施工验收。

3.17.1 本节适用于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的施工验收。

3.17.2 过街音响信号装置的选型、设置和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和《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的有关规定。

3.17.2 盲人过街声响提示装置的选型、设置和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和《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的有关规定。装置的选型应综合考虑声响对周边行人和居民的影响,须提供接触和非接触两种方式控制声响开关,当有需求者使用装置时可自助开关声响。当同一位置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过街声响提示装置时,装置应提供控制方法方便盲人辨识不同方向的过街红绿灯信号状态。

3.17.2A提供低位服务的公共场所中的网络通信设备部件尚应符合本规范第3.8节的规定。

3.17.5 装置音响间隔时间、声压级符合设计要求。音响信号装置应具有根据要求开关功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现场测试。

3.17.5 装置的选型、设置和安装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装置应具备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开关声响功能。同一位置安装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过街方向的声响提示装置时,应提供盲人自助控制目的过街方向装置打开声响以辨识红绿灯信号状态功能。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查产品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现场测试装置有无提供物理按钮接触式开关声响功能,有无提供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或其他非接触式开关声响功能,有无提供控制目的过街方向装置开关声响功能。

3.17.5A提供公用电话的公共场所中低位电话数量、低位电话听筒线长度、提供免提对话、音量放大、助听耦合以及语音文字互转功能的公用电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现场测试、查使用说明书。

3.17.5B提供个人自助终端的公共场所中低位个人自助终端数量、提供视觉和听觉两种信息传递方式的个人自助终端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现场测试、查使用说明书。

3.17.5C公共场所中供公众使用的计算机中低位台面计算机数量、设置有屏幕阅读软件和屏幕放大功能的计算机数量、提供语音输入功能的计算机数量、支持可替换键盘的计算机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现场测试、查使用说明书。

3.17.7A 公共建筑对外服务场所、道路宜设置基于卫星导航或移动通讯4G\5G网络的导盲系统,并互相连通为电子地图。导盲系统和电子地图应设置语音文字转换功能,可供视力障碍者用于导航。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使用手机终端下载App或小程序试用评测。

4 无障碍设施的维护

4 无障碍设施的维护

4.1 一般规定

4.1 一般规定

4.1.2无障碍设施竣工验收后,应明确无障碍设施维护。可按本规范表E划分维护范围。

4.1.2对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应明确维护责任人。维护责任人应定期对无障碍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安全性、功能性和系统性要求。对安全性、功能性或系统性缺损的无障碍设施,维护责任人应及时进行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可按本规范表F划分维护范围。

4.1.7 人行道盲道和缘石坡道的维护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第9.1~9.4节的有关规定。

4.1.7 人行道盲道和缘石坡道的维护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的有关规定。

4.1.8涉及人身安全的无障碍设施的缺损必须采取应急维护措施,及时修复。

4.1.8 涉及人身安全的无障碍设施,因突发性事件引起功能缺损或因雨雪等原因造成防滑性能下降,维护责任人应采取应急维护措施,及时修复。

4.1.13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的无障碍设施出现系统性缺损的,应立即整改,重新组织验收。



现行《规范》条文

修订征求意见稿

4.2 无障碍设施的缺损类别和缺损情况

4.2 无障碍设施的缺损类别和缺损情况

4.2.2无障碍设施缺损情况可按表4.2.2进行分类。

表4.2.2 无障碍设施缺损情况

缺损类别

缺损情况

系统性缺损

新建、扩建和改建,各单位工程中的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过街音响信号装置、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等无障碍设施出现的缺损,不同单位的工程项目之间无障碍通道接口、行走路线发生改变或出现阻断、永久性的占用,致使区域内无障碍设施总体系统丧失使用功能

功能性缺损

裂缝、变形和破损

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地基或基层发生变形,导致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无障碍停车位的面层开裂、沉陷和隆起。门扇的裂缝、下垂和翘曲。除地面以外其他设施的破损

松动、脱落和缺失

裂缝和变形,出现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无障碍停车位的面层和粘结层或基层的脱离,面层裂缝,块体或板块面层单个块体的松动、脱落和缺失;

盲道触感条和触感圆点和基层的脱离出现的脱落和缺失;

连接松动,出现门、扶手、安全抓杆、无障碍厕所和无障碍厕位、无障碍浴室、无障碍选层按钮、求助呼叫装置、无障碍住房中设施、低位服务设施、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出现脱落和缺失

故障

照明装置、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楼层显示和语音报层装置、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门开闭装置、求助呼叫装置、过街音响信号装置通讯设施、服务设施的设备故障

磨损

盲道触感条和触感圆点、无障碍选层按钮、盲文铭牌和盲文地图触点的磨损;轮椅席位、无障碍停车位地面标线的磨损

褪色

盲道、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与新建设施颜色出现明显色差;门与相邻设施对比度明显下降。轮椅席位、无障碍停车位地面标线的褪色

抗滑性能下降

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的地面由于使用磨损或污染造成的抗滑性能下降

一般性缺损

涉及通行的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被临时性占用;扶手、门、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低位服务设施、过街音响信号装置、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设施表面污染

4.2.2无障碍设施缺损情况可按表4.2.2进行分类。

表4.2.2 无障碍设施缺损情况

缺损类别

缺损情况

系统性缺损

新建、扩建和改建,各单位工程中的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等无障碍设施出现的缺损,不同单位的工程项目之间无障碍通道接口、行走路线发生改变或出现阻断、永久性的占用,致使区域内无障碍设施总体系统丧失使用功能

功能性缺损

裂缝、变形和破损

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地基或基层发生变形,导致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无障碍停车位的面层开裂、沉陷和隆起。门扇的裂缝、下垂和翘曲。除地面以外其他设施的破损

松动、脱落和缺失

裂缝和变形,出现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及上/下落客区的面层和粘结层或基层的脱离,面层裂缝,块体或板块面层单个块体的松动、脱落和缺失;

盲道触感条和触感圆点和基层的脱离出现的脱落和缺失;

连接松动,出现门、扶手、安全抓杆、公共卫生间(厕所)和无障碍厕所、公共浴室和更衣室、无障碍选层按钮、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无障碍住房及无障碍客房居室中设施、低位服务设施、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出现脱落和缺失

故障

照明装置、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楼层显示和语音报层装置、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门开闭装置、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的设备故障

磨损

盲道触感条和触感圆点、无障碍选层按钮、盲文铭牌和盲文地图触点的磨损;轮椅席位、无障碍停车位地面标线的磨损

褪色

盲道、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与新建设施颜色出现明显色差;门与相邻设施对比度明显下降。轮椅席位、无障碍停车位地面标线的褪色

抗滑性能下降

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的地面由于使用磨损或污染造成的抗滑性能下降

占用

涉及通行的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被临时性占用

表面污染

扶手、门、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低位服务设施、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设施表面污染

一般性缺损

涉及通行的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被临时性占用;扶手、门、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低位服务设施、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设施表面污染

4.3 无障碍设施的检查

4.3 无障碍设施的检查

4.3.1 无障碍设施检查的频次应符合表4.3.1的规定。检查情况可按本规范附录F表格记录。

4.3.1 无障碍设施检查的频次应符合表4.3.1的规定。检查情况可按本规范附录G表格记录。

表4.3.1 无障碍设施检查频次

检查类别

系统性检查

功能性检查

一般性检查

检查频次

每年1次

每季度1次

每月1次

表4.3.1 无障碍设施检查频次

检查类别

年度检查

季节性检查

月度检查

日常巡查

检查频次

每年1次

每季度1次

每月1次

不定期

4.3.2 无障碍设施的检查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系统性检查:检查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居住区、建筑物、历史文物保护建筑无障碍设施因新建、改建和扩建造成的各单位工程接口之间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过街音响信号装置、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等无障碍设施系统性的破坏状况。

4.3.2 无障碍设施的检查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查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居住区、建筑物、历史文物保护建筑无障碍设施因新建、改建和扩建造成的各单位工程接口之间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过街音响信号装置、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等无障碍设施系统性的破坏状况。

2 功能性检查:检查无障碍设施的局部损坏、缺失等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的状况。

2 检查无障碍设施的局部损坏、缺失等不能满足使用功能的状况。

3 一般性检查:检查无障碍设施被占用和污染的状况。

3 检查无障碍设施被占用和污染的状况。

附录A 无障碍设施分项工程与相关分部(子分部)工程对应表

附录A 无障碍设施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表A无障碍设施分项工程划分及与相关分部(子分部)工程对应表

序号

分部工程

子分部

无障碍设施分项工程

1

人行道

缘石坡道

道路

2

人行道

盲道

建筑装饰装修

地面

道路

3

建筑装饰装修

地面、门窗

无障碍出入口

4

面层

轮椅坡道

建筑装饰装修

地面

道路

5

面层

无障碍通道

建筑装饰装修

地面

道路

6

面层

楼梯和台阶

建筑装饰装修

地面

7

建筑装饰装修

细部

扶手

8

电梯

无障碍电梯与升降平台

9

建筑装饰装修

门窗

10

建筑装饰装修

地面

无障碍厕所和无障碍厕位

建筑电气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

智能建筑

11

建筑装饰装修

地面

无障碍浴室

建筑电气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

智能建筑

12

建筑装饰装修

地面、细部

轮椅席位

13

建筑装饰装修

地面、细部

无障碍住房和无障碍客房

建筑电气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

智能建筑

14

广场与停车场

无障碍停车位

建筑装饰装修

15

建筑装饰装修

低位服务设施

16

建筑装饰装修

细部

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

注:1 表中人行道、面层和广场与停车场三个分部工程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2 道路、建筑装饰装修、电梯、智能建筑、建筑电气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六个分部工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3 过街音响信号装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的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表A无障碍设施子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表

类别

分部工程

子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

建筑工程

建筑装饰装修

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无障碍出入口、门、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楼梯及台阶、扶手、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及上/落客区、盲道、公共卫生间(厕所)和无障碍厕所、公共浴室和更衣室、无障碍客房和无障碍住房居室、轮椅席位、低位服务设施、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

建筑

室外工程

道路

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无障碍出入口、门、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楼梯及台阶、扶手、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及上/落客区、缘石坡道、盲道、轮椅席位、低位服务设施、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

市政工程

人行道

无障碍设施

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

广场与停车场

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通道、轮椅坡道、无障碍出入口、门、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楼梯及台阶、扶手、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及上/落客区、缘石坡道、盲道、公共卫生间(厕所)和无障碍厕所、轮椅席位、低位服务设施、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

附录B 无障碍设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附录B 无障碍设施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

表B 无障碍设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项工程名称

项目经理

隐蔽工程项目

专业技术负责人

施工标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图名称及编号

隐蔽工程部位

质量要求

施工单位自查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

施工单位自查结论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B.0.1 无障碍设施子分部工程质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结构类型

层数

施工单位

技术部门负责人

质量部门负责人

分包单位

分包单位负责人

分包技术负责人

序号

分项工程名称

检验批数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

验收意见

1

缘石坡道分项工程

2

盲道分项工程

3

无障碍通道分项工程

4

轮椅坡道分项工程

5

无障碍出入口分项工程

6

门分项工程

7

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分项工程

8

楼梯和台阶分项工程

9

扶手分项工程

10

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及上/落客区分项工程

11

公共卫生间(厕所)及无障碍厕所分项工程

12

公共浴室及更衣室分项工程

13

无障碍客房及无障碍住房、居室分项工程

14

轮椅席位分项工程

15

低位服务设施分项工程

16

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分项工程

质量控制资料

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

系统性验收

观感质量验收

综合验收意见

分包单位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总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C.0.1 无障碍设施地面抗滑性能检查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部工程名称

项目经理

分项工程名称

专业技术负责人

施工标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图名称及编号

检测部位及平、坡面

实测值

允许值

检测结论

抗滑系数

抗滑摆值

抗滑系数

抗滑摆值

施工单位自查结论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C.0.1 无障碍设施地面抗滑性能检查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部工程名称

项目经理

分项工程名称

专业技术负责人

施工标准名称及编号

施工图名称及编号

检测部位及平、坡面

实测值

允许值

检测结论

防滑值BPN

摩擦系数COF

防滑值BPN

摩擦系数COF

施工单位自查结论

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C.0.2 地面面层抗滑系数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本测定方法适用于无障碍设施地面抗滑的现场测试和地面铺贴块材的实验室测试,进行抗滑处理后的块材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不适用于被污染的区域。

2 测定区域及样品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定区域或样品不应小于100 mm×100 mm。每次测定前样品表面应保持清洁。

2) 测定样品或区域应分别进行湿态和干态测定,每组测定至少进行3个测定样品的测试。

3) 现场定测时,同一个地面,同种块材,同种块材加工饰面应进行一组测试。

3 测定使用的仪器和材料应包括:

1) 水平拉力计,最小分度应为0.1 N。

2) 一个50 N的重块。

3) 聚氨酯耐磨合成橡胶,IRD硬度应为90±2。

4) 400号碳化硅耐水砂纸,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涂附磨具耐水砂纸》JB/T 7499-2006标准要求。

5) 软毛刷。

6) P220号碳化硅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附磨具用磨料粒度分析 第2部分:粗磨粒P12~P220粒度组成的测定》GB/T 9258.2-2008标准要求。

7)一块150 mm×150 mm×5 mm和一块100 mm×100 mm×5 mm的浮法玻璃板。

8)蒸馏水。

4 测定应遵循下列步骤:

1)制作滑块:将一块75 mm×75 mm×3 mm的聚氨酯耐磨合成橡胶(IRD硬度90±2)粘在一块200 mm×200 mm×20 mm的木块中央位置,组成滑块组件,木块侧面中心位置固定一个环首螺钉,用于与拉力计连接。

2)对滑块进行处理:把一张400号碳化硅砂纸平铺在工作平台上,沿水平方向拉动滑块组件直至橡胶表面失去光泽,用软毛刷刷去碎屑。

3)校正:将150 mm×150 mm×5 mm的玻璃板放在工作平台上,在其表面撒上少量碳化硅砂并滴几滴水,用100 mm×100 mm×5 mm的玻璃板为研磨工具,以圆周运动进行研磨至大玻璃板表面完全变成半透明状态。

用清水洗净大玻璃板表面,擦净,在空气中干燥,作为校正板备用。

将准备好的校正板放在一个水平的工作台上,将滑块组件放在糙面上,水平拉力计挂钩挂在滑块组件的环首螺钉上,在滑块组件上面的中心位置放置一个50 N的重块,固定校正板,使拉力计的拉杆和环首螺钉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立即缓慢拉动拉力计至滑块组件恰好发生移动,记录下此时的拉力值,准确至0.1 N。总共拉动4次,每次与上次拉动方向在水平面上呈90°角。

抗滑系数校正值应按下式计算:

(C.0.2-1)

式中:——抗滑系数校正值;

——4次拉力读数之和,单位为牛顿(N);

——拉动次数(4);

——滑块组件加上50 N重块的总重力,单位为牛顿(N)。

如果橡胶面打磨均匀,4个拉力读数应该基本一致,且校正值应在0.75±0.05范围内。在测试3个样品之前和之后均应重复校正过程并记录结果。如果前后的校正值不符合0.75±0.05,则应重新测试。

4)测试干态表面:

①将测试表面擦拭干净,必要时用清水洗净并干燥。

②将测试样品放在一个水平的工作工作台上,将滑块组件放在测试面上,水平拉力计挂钩挂在滑块组件的环首螺钉上,在滑块组件上面的中心位置放置一个50 N的重块,固定测试样品,使拉力计的拉杆和环首螺钉保持在同一条水平线上,3秒钟内立即缓慢拉动拉力计至滑块组件恰好发生移动,记录下此时的拉力值,精确至0.1 N。一个测试面上要拉动4次组件,每次与上次方向在水平面上呈90°角,每进行一次拉动前就要用400号砂纸对耐磨合成橡胶表面进行一次打磨并保持表面平整。记录所有读数。

5)湿态表面测试

用蒸馏水将测试面和耐磨合成橡胶表面打湿,重复测试干态表面的步骤2。

5 单个测试面或试验样品的平均抗滑系数计算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干态表面测试:

(C.0.2-2)

2)湿态表面测试:

(C.0.2-3)

式中:——干态表面测试的抗滑系数值;

——湿态表面测试的抗滑系数值;

——干态表面测试4次拉力读数之和(N);

——湿态表面测试4次拉力读数之和(N);

——拉动次数(4);

——滑块组件加上50 N重块的总重力(N)。

以一组试验的平均值做为测定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 测定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样品名称、尺寸、数量、种类;

2)干态和湿态的单个测试面的抗滑系数和一组试验的平均抗滑系数;

3) 判断本标准的极限值时,采用修约值比较法。

C.0.3 无障碍设施面层抗滑摆值()的测定应按下列规定进行:

1 本测定方法适用于以摆式摩擦系数测定仪(摆式仪)测定无障碍设施面层的抗滑值,用以评定无障碍设施面层的抗滑性能。

2 测定仪具与材料应包括:

1) 摆式仪:摆及摆的连接部分总质量为(1500土30)g,摆动中心至摆的重心距离为(410 土 5)mm ,测定时摆在面层上滑动长度为(126土1)mm ,摆上橡胶片端部距摆动中心的距离为508mm,橡胶片对面层的正向静压力为(22.2土0.5)N。摆式仪结构见示意图C.0.3。

C.0.3 摆式仪结构示意图

2) 橡胶片:用于测定面层抗滑值时的尺寸为(6.35土1 mm)×(25.4土1mm)×(76.2土1mm),橡胶片为(90土1)邵尔应硬度的4S橡胶。 当橡胶片使用后,端部在长度方向上磨损超过1.6mm或边缘在宽度方向上磨耗超过3.2mm,或有油污染时,应更换新橡胶片;新橡胶片应先在干燥路面上测10次后再用于测试。橡胶片的有效使用期为1年。

3)标准量尺:长度应为126mm。

4)洒水壶。

5)橡胶刮板。

6)地面温度计:分度不大于1℃。

7)其他;皮尺式钢卷尺、扫帚、粉笔等。

3 测定应遵循下列步骤:

1)进行准备工作,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检查摆式仪的调零灵敏情况,并应定期进行仪器的标定。当用于无障碍设施面层工程检查验收时,仪器必须重新标定。

②对测试同一材料的面层,应按随机取样方法,决定测点所在位置。测点应干燥清洁。无灰尘杂物、油污等。

2) 进行测试:

①调平仪器:将仪器置于面层测点上,转动底座上的调平螺栓,使水准泡居中。

②调零。

a. 放松上、下两个紧固把手,转动升降把手,使摆升高并能自由摆动,然后旋紧紧固把手。

b. 将摆抬起,使卡环卡在释放开关上,此时摆处于水平释放位置,把指针转至与摆杆平行。

c. 按下释放开关,摆带动指针摆动向另一边,当摆达到另一边最高位置后下落时,用手将摆杆接住,此时指针应指向零。若不指零时,可稍旋紧或放松摆的调节螺母,重复本项操作,直至指针指零。调零允许误差为土1BPN。

③校核滑动长度

a. 让摆自由悬挂,提起摆头上的举升柄,将底座上垫块置于定位螺丝下面,使摆头上的滑溜块升高,放松紧固把手,转动立柱上升降把手、使摆缓缓下降。当滑块上的橡胶片刚刚接触路面时,即将紧固把手旋紧,使摆头固定。

b. 提起举升柄,取下垫块,使摆向右运动。然后,手提举升柄使摆慢慢向另一边运动,直至橡胶片的边缘刚刚接触面层。在橡胶片的外边摆动方向设置标准量尺,尺的一端正对准该点。再用手提起举升柄,使滑溜块向上抬起,并使摆继续运动至另一边,使橡胶片返回落下再一次接触面层,橡胶片两次同路面接触点的距离应在126mm(即滑动长度)左右。若滑动长度不符合标准时,则升高或降低仪器底正面的调平螺丝来校正,但需调平水准泡,重复此项校核直至滑动长度符合要求,而后,将摆和指针置于水平释放位置。

校核滑动长度时应以橡胶片长边刚刚接触路面为准,不可借摆力量向前滑动,以免标定的滑动长度过长。

④测试

将摆抬至待释放位置,并使指针和摆杆平行,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在面层上滑过,指针即可指示出面层的摆值。在摆杆回落时,用左手接住摆,以避免摆在回摆过程中接触面层。第一次值应舍去。

重复以上操作测定5次,并读记每次测定的摆值,即BPN,5次数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不得大于3BPN。如差数大于3BPN时,应检查产生的原因,并再次重复上述各项操作,至符合规定为止。取5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每个测点面层的抗滑摆值(即摆值),取整数,以BPN表示。

⑤测试潮湿地面

若要测试潮湿地面的抗滑摆值,则用喷壶将水浇在待测面层处,5min后用橡胶刮板刮除多余的水分,然后再进行测试。

⑥ 抗滑摆值的温度修正:

在测点位置上用地面温度计测记面层的温度,精确至1℃。当路面温度为T时测得的值为,应换算成标准温度20℃的摆值。温度修正值见表C.0.3。

表C.0.3 温度修正值

温度(℃)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温度修正值(△BPN)

-6

-4

-2

-1

0

+2

+3

+5

+7

⑦检测结果的确定

在3个不同测点进行测试,取3个测点抗滑摆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1BPN。

4 检测报告

1)测试日期、测点位置、天气情况、面层温度,并描述面层外观、材质、表面养护情况等。

2) 单点抗滑摆值:各点面层抗滑摆值的测定值 、经温度修正后的

3) 各点抗滑摆值的测定值及3次测定值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4) 精密度与允许差:同一个测点;重复5次测定的差值不大于3BPN。

C.0.2 地面面层抗滑值检测方法符合《地面石材防滑性能等级划分及试验方法》JC/T1050的规定,测定方法适用于干态无障碍设施地面抗滑的现场测试和地面铺贴块材的实验室测试,进行抗滑处理后的块材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不适用于被污染的区域。

C.0.3 地面面层的摩擦系数检测方法符合《混凝土路面砖》GB/T28635的规定,测定方法适用于潮湿态下无障碍设施地面抗滑的现场测试和地面铺贴块材的实验室测试。

C.0.4 无障碍设施地面面层的抗滑的现场测试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331的规定。

表D.0.1 缘石坡道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面层材质

品种、质量、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结合层的施工

应结合牢固、无空鼓

3

坡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宽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高差

符合设计要求

6

板块空鼓

每检验批单块砖边角

局部空鼓不超过

总数5%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外观质量

表面应平整、无裂缝、掉角、缺楞和翘曲

2

面层压实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项目

允许偏差(mm)

水泥混凝土

3

沥青混凝土

3

其他混合料

4

预制砌块

5

陶瓷类地砖

2

石板材

1

块石

3

表D.0.1 缘石坡道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面层材质

品种、质量、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结合层的施工

应结合牢固、无空鼓

3

坡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宽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与车行道之间的高差

无高差

6

板块空鼓

每检验批单块砖边角

局部空鼓不超过

总数5%

7

雨水篦子及阻车桩设置

上下坡处不设置雨水篦子,阻车桩净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8

面层防滑性能

应附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外观质量

表面应平整、无裂缝、掉角、缺楞和翘曲

2

面层压实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项目

允许偏差(mm)

水泥混凝土

3

沥青混凝土

3

其他混合料

4

预制砌块

5

陶瓷类地砖

2

石板材

1

块石

3

表D.0.2 盲道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盲道材质

规格、颜色、强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盲道型材厚度,

凸面高度、形状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结合层质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宽度、设置部位

和走向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盲道与障碍物

距离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外观质量

应牢固、表面平整,缝线顺直、

缝宽均匀、灌缝

饱满、无翘边、

翘角,不积水。

2

型材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制盲道块

3

石材类盲道板

1

陶瓷类盲道板

2

4

预制盲道块

3

石材类盲道板

0.5

表D.0.2 盲道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盲道材质

规格、颜色、强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盲道型材厚度,

凸面高度、形状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结合层质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宽度、设置部位

和走向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盲道与障碍物

距离

应符合设计要求

6

提示盲道设置部位及宽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7

防滑性能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外观质量

应牢固、表面平整,缝线顺直、

缝宽均匀、灌缝

饱满、无翘边、

翘角,不积水。

2

型材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制盲道块

3

石材类盲道板

1

陶瓷类盲道板

2

4

预制盲道块

3

石材类盲道板

0.5

表D.0.3 轮椅坡道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面层材质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结合层质量

应结合牢固、无空鼓

3

坡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宽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高差

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安全挡台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7

缓冲地带和

休息平台长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8

雨水箅网眼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外观质量

不应有裂纹、

麻面等缺陷

2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水泥砂浆

2

细石混凝土

3

沥青混合料

4

水泥花砖

2

陶瓷类地砖

2

石板材

1

3

整体面层厚度

±5

4

相邻块高差

0.5

表D.0.3 轮椅坡道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面层材质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结合层质量

应结合牢固、无空鼓

3

坡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宽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高差

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安全挡台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7

缓冲地带和

休息平台长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8

雨水箅网眼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9

防滑性能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外观质量

不应有裂纹、

麻面等缺陷

2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水泥砂浆

2

细石混凝土

3

沥青混合料

4

水泥花砖

2

陶瓷类地砖

2

石板材

1

3

整体面层厚度

±5

4

相邻块高差

0.5

表D.0.4 无障碍通道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面层材质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结合层质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宽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突出物尺寸和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雨水箅网眼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凹室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7

安全设施设置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雨水箅

应安装平整

2

护壁(门)板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通道转角处墙体的

倒角或圆弧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整体面

水泥混凝土

3

沥青混凝土

3

其他沥青

混合料

4

板块面层

预制砌块

5

陶瓷类地砖

2

石板材

1

表D.0.4 无障碍通道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面层材质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结合层质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宽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突出物尺寸和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雨水箅网眼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6

凹室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7

安全设施设置

应符合设计要求

8

防滑性能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雨水箅

应安装平整

2

护壁(门)板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通道转角处墙体的

倒角或圆弧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整体面

水泥混凝土

3

沥青混凝土

3

其他沥青

混合料

4

板块面层

预制砌块

5

陶瓷类地砖

2

石板材

1

D.0.5 无障碍停车位分项工程应按表D.0.5进行记录。

D.0.5 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及上/落客区分项工程应按表D.0.5进行记录。

表D.0.5 无障碍停车位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位置和数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一侧通道宽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涂划和标志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地面坡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项目

允许偏差(mm)

平整度

整体面

水泥

混凝土

3

沥青

混凝土

3

其他沥青混合料

4

板块面层

预制砌块

5

陶瓷类

地砖

2

石板材

1

块石

3

3

相邻块高差

0.5

4

地面坡度

±0.3%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D.0.5 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及上/落客区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位置和数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一侧通道宽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涂划和标志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小汽车上/落客区尺寸及衔接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地面坡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项目

允许偏差(mm)

平整度

整体面

水泥

混凝土

3

沥青

混凝土

3

其他沥青混合料

4

板块面层

预制砌块

5

陶瓷类

地砖

2

石板材

1

块石

3

3

相邻块高差

0.5

4

地面坡度

±0.3%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D.0.6 无障碍出入口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出入口外地面坡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平台宽度、雨篷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门扇开启距离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雨水箅网眼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大于15mm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出入口处地面

外观质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项目

允许偏差(mm)

水泥混凝土

3

沥青混凝土

3

其他沥青混合料

4

预制砌块

5

陶瓷类地砖

2

石板材

1

块石

3

水泥砂浆

2

细石混凝土、

橡胶弹性面层

3

沥青混合料

4

水泥花砖

2

陶瓷类地砖

2

石板材

1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D.0.6 无障碍出入口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出入口外地面坡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平台宽度、雨篷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门扇开启距离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雨水箅网眼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大于15mm

5

防滑性能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出入口处地面

外观质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项目

允许偏差(mm)

水泥混凝土

3

沥青混凝土

3

其他沥青混合料

4

预制砌块

5

陶瓷类地砖

2

石板材

1

块石

3

水泥砂浆

2

细石混凝土、

橡胶弹性面层

3

沥青混合料

4

水泥花砖

2

陶瓷类地砖

2

石板材

1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D.0.8 扶手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材质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连接质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扶手截面及安装质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栏杆质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扶手盲文标志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外观质量

接缝严密,表面光滑,色泽一致,不得有裂缝、翘曲及损坏

2

钢构件扶手

表面应做防腐处理,其连接处的焊缝应锉平磨光。

3

项目

允许偏差(mm)

立柱和托架间距

3

4

立柱垂直度

3

5

扶手直线度

4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D.0.8 扶手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材质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连接质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扶手截面及安装质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栏杆质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扶手盲文标志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外观质量

接缝严密,表面光滑,色泽一致,不得有裂缝、翘曲及损坏

2

钢构件扶手

表面应做防腐处理,其连接处的焊缝应锉平磨光。

3

颜色及亮度

应与背景有明显对比

4

项目

允许偏差(mm)

立柱和托架间距

3

5

立柱垂直度

3

6

扶手直线度

4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D.0.9 门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选型、材质、

开启方向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开启后净宽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把手一侧墙面宽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把手、关门拉手和

闭合器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观察窗

应符合设计要求

6

门内外高差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外观质量

应洁净、平整、光滑、色泽一致

2

项目

允许偏差(mm)

门框正、侧面垂直度

木门

普通

2

高级

1

钢门

3

铝合金门

2.5

3

门横框水平度

3

4

护门板高度

+3;0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D.0.9 门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选型、材质、

开启方向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开启后净宽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把手一侧墙面宽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把手、关门拉手和

闭合器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观察窗

应符合设计要求

6

门内外高差

应符合设计要求

7

门开启力度(除防火门外)

应符合设计要求

8

安装有闭门器的门的闭门时间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外观质量

应洁净、平整、光滑、色泽一致

2

项目

允许偏差(mm)

门框正、侧面垂直度

木门

普通

2

高级

1

钢门

3

铝合金门

2.5

3

门横框水平度

3

4

护门板高度

+3;0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D.0.11 楼梯和台阶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面层材质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结合层质量

应结合牢固、无空鼓

3

楼梯的净空高度、楼梯和台阶的宽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安全挡台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踏面凸缘的形状

和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6

雨水箅网眼尺寸

踏面凸缘的

形状和尺寸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外观质量

不应有裂纹、

麻面等缺陷

2

项目

允许偏差(mm)

踏步高度

-3;0

踏步宽度

+2;0

平整度

水泥砂浆、

水磨石

2

细石混凝土、橡胶弹性面层

3

水泥花砖

3

陶瓷类地砖

2

石板材

1

3

相邻块高差

0.5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D.0.11 楼梯和台阶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面层材质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结合层质量

应结合牢固、无空鼓

3

楼梯的净空高度、楼梯和台阶的宽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安全挡台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踏面凸缘的形状

和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6

雨水箅网眼尺寸

踏面凸缘的

形状和尺寸

7

踏面的防滑性能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外观质量

不应有裂纹、

麻面等缺陷

2

项目

允许偏差(mm)

踏步高度

-3;0

踏步宽度

+2;0

平整度

水泥砂浆、

水磨石

2

细石混凝土、橡胶弹性面层

3

水泥花砖

3

陶瓷类地砖

2

石板材

1

3

相邻块高差

0.5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D.0.12 轮椅席位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位置和数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面积

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1.10m×0.8m

3

栏杆或栏板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涂划和标志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陪同者席位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项目

允许偏差(mm)

平整度

水泥砂浆、

水磨石

2

细石混凝土、橡胶弹性面层

3

水泥花砖

3

陶瓷类地砖

2

石板材

1

3

相邻块高差

0.5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D.0.12 轮椅席位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位置和数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面积

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1.10m×0.8m

3

栏杆或栏板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涂划和标志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地面的防滑性能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陪同者席位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项目

允许偏差(mm)

平整度

水泥砂浆、

水磨石

2

细石混凝土、橡胶弹性面层

3

水泥花砖

3

陶瓷类地砖

2

石板材

1

3

相邻块高差

0.5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D.0.13 无障碍厕所和无障碍厕位分项工程应按表D.0.13进行记录。

D.0.13 公共卫生间(厕所)和无障碍厕所分项工程应按表D.0.13进行记录

表D.0.13 无障碍厕所和无障碍厕位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面积和平面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位置和数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洁具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安全抓杆支撑力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安全抓杆选型、

安装位置

应符合设计要求

6

轮椅回转空间

应符合设计要求

7

求助呼叫系统

应符合设计要求

8

洗手盆高度及

净空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放物台材质、

尺寸及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挂衣钩安装部位

及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安全抓杆

应横平竖直,

转角弧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照明开关选型及

安装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灯具型号及照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6

项目

允许偏差(mm)

放物台

平面尺寸

+10

高度

-10;0

7

挂衣钩高度

-10;0

8

安全抓杆垂直度

2

9

安全抓杆水平度

3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D.0.13 公共卫生间(厕所)和无障碍厕所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面积和平面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位置和数量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洁具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安全抓杆支撑力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安全抓杆选型、

安装位置

应符合设计要求

6

轮椅回转空间

应符合设计要求

7

求助呼叫系统

应符合设计要求

8

洗手盆高度及

净空尺寸

应符合设计要求

9

地面防滑性能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放物台材质、

尺寸及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挂衣钩安装部位

及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安全抓杆

应横平竖直,

转角弧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照明开关选型及

安装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灯具型号及照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6

项目

允许偏差(mm)

放物台

平面尺寸

+10

高度

-10;0

7

挂衣钩高度

-10;0

8

安全抓杆垂直度

2

9

安全抓杆水平度

3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D.0.14 无障碍浴室分项工程应按表D.0.14进行记录

D.0.14 公共浴室及更衣室分项工程应按表D.0.14进行记录

表D.0.14 无障碍浴室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面积和平面尺寸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2

轮椅回转空间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3

无障碍淋浴间座椅和安全抓杆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4

无障碍盆浴间浴盆、洗浴坐台、安全抓杆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5

安全抓杆支撑力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6

求助呼叫系统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7

洗手盆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浴帘、毛巾架、淋浴器喷头安装高度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2

安全抓杆

应横平竖直,转角弧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照明开关选型及安装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灯具型号及照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表D.0.14 公共浴室及更衣室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面积和平面尺寸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2

轮椅回转空间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3

无障碍淋浴间座椅和安全抓杆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4

无障碍盆浴间浴盆、洗浴坐台、安全抓杆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5

安全抓杆支撑力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6

求助呼叫系统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7

洗手盆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8

地面的防滑性能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浴帘、毛巾架、淋浴器喷头安装高度

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2

安全抓杆

应横平竖直,转角弧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照明开关选型及安装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灯具型号及照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D.0.15 无障碍住房和无障碍客房分项工程应按表D.0.15进行记录。

表D.0.15 无障碍住房和无障碍客房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D.0.15 无障碍客房和无障碍住房、居室分项工程应按表D.0.15进行记录。

表D.0.15 无障碍客房和无障碍住房、居室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D.0.16 过街音响信号装置分项工程应按表D.0.16进行记录。

D.0.16 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分项工程应按表D.0.16进行记录。

表D.0.16 过街音响信号装置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装置安装

立杆与基础

有可靠的连接

2

位置和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音响间隔时间和声压级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立杆垂直度

不大于柱高的1/1000

2

信号灯轴线

轴线与过街人行横道的方向应一致,夹角小于或等于5度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表D.0.16 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专业工长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

及编号

分包单位

分包项目经理

施工班组长

主控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过街音响装置安装

立杆与基础

有可靠的连接

2

过街音响位置和高度

应符合设计要求

3

过街音响间隔时间和声压级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低位电话安装

应符合设计要求

5

低位个人自动终端

应符合设计要求

6

低位台面计算机

应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的规定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记录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1

立杆垂直度

不大于柱高的1/1000

2

信号灯轴线

轴线与过街人行横道的方向应一致,夹角小于或等于5度

3

无障碍导盲系统和电子地图

试用测评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

附录E 无障碍设施系统性验收表

表E.0.1 无障碍设施系统性验收表

工程名称

验收日期

建设区域内部无障碍设施的互联互通性

与区域外部周边出入口道路的衔接情况

验收意见

分包单位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年 月 日

设计单位

项目负责人: 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总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负责人) 年 月 日

附录E 无障碍设施维护人维护范围

表E 无障碍设施维护人维护范围

工程类别

无障碍设施维护人

设施类别

道路

城市广场

城市园林

市政设施维护单位、

市容管理单位、

园林设施维护单位、

环卫设施维护单位

缘石坡道

盲道

轮椅坡道

无障碍通道

无障碍出入口

扶手

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

楼梯和台阶

公共厕所

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

交通设施维护单位

无障碍停车位

过街音响信号装置

建筑物

住宅区

产权所有人或其委托

的物业管理单位

盲道

轮椅坡道

无障碍通道

无障碍停车位

无障碍出入口

低位服务设施

扶手

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

楼梯和台阶

轮椅席位

无障碍厕所和无障碍厕位

无障碍浴室

无障碍住房和无障碍客房

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

附录F 无障碍设施维护人维护范围

工程类别

无障碍设施维护人

设施类别

道路

城市广场

城市园林

市政设施维护单位

市容管理单位

园林设施维护单位

环卫设施维护单位

缘石坡道

盲道

轮椅坡道

无障碍通道

无障碍出入口

扶手

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的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

楼梯和台阶

公共厕所

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

交通设施维护单位

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

过街音响信号装置

建筑物

住宅区

产权所有人或其委托的物业管理单位

盲道

轮椅坡道

无障碍通道

无障碍停车位

无障碍出入口

低位服务设施

扶手

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

楼梯和台阶

轮椅席位

公共卫生间(厕所)和无障碍厕所

无障碍浴室

无障碍住房和无障碍客房

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

附录F 无障碍设施检查记录表

F.0.1 无障碍设施系统性检查按表F.0.1进行记录。

表F.0.1 无障碍设施系统性检查记录表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检查范围

系统性缺损类别

缺 损 情 况

备注

由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各单位工程包含的缘石坡道、盲道、无障碍出入口、轮椅坡道、无障碍通道、楼梯和台阶、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过街音响信号装置装置、无障碍标志和盲文标志等无障碍设施出现缺损

单位工程之间无障碍通道接口、行走路线发生改变或出现阻断、永久性的占用

无障碍设施

系统性评价

检查人: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F.0.2 无障碍设施功能性检查按表F.0.2进行记录。

表F.0.2 无障碍设施功能性检查记录表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检查部位

功能性缺损类别

缺 损 情 况

备注

裂缝、变形和破损

松动、脱落和缺失

故障

磨损

褪色

抗滑性能下降

单位工程无障碍设施功能性评价

检查人: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F.0.3 无障碍设施一般性检查按表F.0.3进行记录。

表F.0.3 无障碍设施一般性检查记录表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检查范围

无障碍设施的位置或部位

占用或者污染情况

备注

单位工程无障碍设施一般性评价

检查人: 年 月 日

附录G 无障碍设施检查记录表

编号:

单位工程名称

检查范围

无障碍设施的位置或部位

缺损情况

备注

单位工程无障碍设施评价

检查人: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附录G 无障碍设施维护记录表

G 无障碍设施维护记录表

附录H 无障碍设施维护记录表

H 无障碍设施维护记录表

发表评论与建议

请在用户中心修改联系方式,以便我们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