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节能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
建村〔2009〕115号
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河南省、山东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农委,天津市城乡建设交通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根据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节能示范工作的需要,我部组织编制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节能技术导则(试行)》,请结合本地区实际参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
联系人:王旭东、鞠宇平
电 话:010-58934706
传 真:010-58934713
邮 箱:wangxd@mail.cin.gov.cn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〇九年六月三十日
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节能技术导则
(试行)
目录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要求
3.1农村建筑气候分区
3.2室内热环境和节能指标
3.3建筑布局节能要求
3.4能源利用和采暖通风方式
4围护结构保温技术
4.1一般规定
4.2外墙
4.3门窗
4.4屋面和地面
5采暖和通风节能技术
5.1一般规定
5.2火炕、火墙、燃池
5.3热水采暖系统
5.4自然通风
6既有住房节能改造技术
6.1一般规定
6.2外墙
6.3门窗
6.4屋面和地面
6.5采暖设施
7照明和炊事节能技术
8太阳能利用技术
8.1一般规定
8.2被动式太阳房
8.3太阳能热水器
8.4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
1总 则
1.0.1为贯彻落实国家节能政策,积极推广并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技术,指导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节能住房的设计、施工及管理,加强农村住房的保温隔热效果,提高室内舒适性,促进节能技术在农村住房建设中的应用,提高农村住房建设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制定本技术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新建节能住房和既有住房的节能改造。
1.0.3应用本导则时,应遵循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同时,应根据当地村庄和住房改造规划、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传统做法以及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采用技术经济合理的节能技术。
1.0.4农村既有住房节能改造应在满足《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规定的房屋危险性鉴定等级A级和B级的前提下进行。
1.0.5农村住房建筑节能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 语
2.0.1窗墙面积比arearatioofwindowtowall
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的比值。为无量纲因次。
2.0.2室内净高interiornetstoreyheight
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3可再生能源renewableenergy
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沼气、秸秆等)、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板)expandedpolystyreneboard
由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预发泡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而制得的具有闭孔结构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
2.0.5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XPS板)extrudedpolystyreneboard
以聚苯乙烯树脂加上其他的原辅料与聚合物,通过加热混合同时注入催化剂,然后挤塑压出成型而制造的闭孔蜂窝结构硬质泡沫塑料板。
2.0.6草砖strawbrick
以干草为主要原料,经过挤压,捆绑而成的一种块状的墙体填充材料。
2.0.7纸面草板compressedstrawbuildingslabs
以洁净的天然稻草或麦草为主要原料,经高温高压成型,外表粘贴面纸而成的新型建筑材料。
2.0.8火炕heatedbrickbed(chinesekang)
用砖或土坯砌成,其内有孔道分别与炉灶、烟囱相通,利用烟气通过孔道进行取暖的床。
2.0.9火墙heatedbrickwall
用砖做成的长方形墙壁,墙内留许多空洞使烟火在内串通,通常用于辅助火炕进行采暖。
2.0.10燃池(地炕)undergroundbrickbed
砌筑在地下的砖体方形池,混凝土燃池面板和地面保持平齐的一种火炕。
2.0.11沼气biogas
将人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有机废水、水生植物等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发酵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有甲烷、二氧化碳
及少量的氢
、氮
和一氧化氮
等。
2.0.12沼气池biogasgeneratingpit
有机物质在其中经微生物分解发酵而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的各种材质制成的池子,有玻璃钢、红泥塑料、钢筋混凝土等。
2.0.13秸杆致密固化strawcompressed
将生物质原料破碎压缩成型以替代煤炭、木材等燃料。
2.0.14秸杆气化strawgasification
在不完全燃烧条件下,将生物质原料加热,使较高分子量的有机碳氢化合物链裂解,变成较低分子量的一氧化碳、氢气
、甲烷
等可燃气体。
2.0.15太阳能热水器solarwaterheater
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来加热水所需的部件和附件组成的完整装置。通常包括集热器、贮水箱、连接管道、支架及其他部件。
2.0.16太阳能集热器solarcollector
吸收太阳辐射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传热工质的装置。
2.0.17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solarheatingsystem
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供给建筑物冬季采暖和全年其他用热的系统,系统主要部件有太阳能集热器、换热蓄热装置、控制系统、其它能源辅助加热/换热设备、泵或风机、连接管道和末端供热采暖系统等。
2.0.18被动式太阳房passivesolarhouse
不需要专门的太阳能采暖系统部件,而通过建筑的朝向布局及建筑材料与构造等的设计,使建筑在冬季充分获得太阳辐射热,维持一定室内温度的建筑称为被动式太阳房。
2.0.19直接受益式太阳房direct-gainpassivesolarhouse
太阳光穿过透光材料直接进入室内,维持一定室内温度的被动式太阳房。
2.0.20集热蓄热墙式太阳房heat-collectingandheat-storingpassivesolarhouse
通过在外墙上设置集热蓄热装置或材料,使建筑在冬季充分获得太阳辐射热,维持一定室内温度的被动式太阳房。
2.0.21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sunspaces-attachingpassivesolarhouse
在房屋主体南面附加一个玻璃温室,使建筑在冬季充分获得太阳辐射热,维持一定室内温度的被动式太阳房。
3.1.1严寒和寒冷地区根据不同的采暖度日数HDD18和空调度日数CDD26范围,划分为五个子气候区。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气候分区见表3.1.1。
表3.1.1 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气候分区
气候分区 | 分区依据 | 气候特征 | 代表地区 | |
严寒地区(Ⅰ区) | 严寒 (A)区 | 5500≤HDD18<8000 | 冬季异常寒冷,夏季凉爽 | 漠河、呼玛、嫩江、黑河、孙吴、伊春、克山、海伦、富锦、通河、图里河、阿尔山、海拉尔、新巴尔虎右旗、博克图、东乌珠穆沁旗、那仁宝拉格、阿巴嘎旗、通河、西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二连浩特、长白、乌鞘岭、大柴旦、刚察、玛多、托托河、曲麻菜、达日、杂多、若尔盖、色达、狮泉河、改则、索县、那曲、班戈、申扎、帕里 |
严寒 (B)区 | 5000≤HDD18<5500 | 冬季非常寒冷,夏季凉爽 | 安达、虎林、尚志、齐齐哈尔、哈尔滨、泰来、牡丹江、宝清、鸡西、绥芬河、多伦、化德、敦化、桦甸、合作、冷湖、玉树、都兰、同德、阿勒泰、富蕴、和布克赛尔、北塔山、理塘、丁青 | |
严寒 (C)区 | 3800≤HDD18<5000 | 冬季很寒冷,夏季凉爽 | 前郭尔罗斯、长岭、长春、临江、延吉、四平、集安、呼和浩特、扎鲁特旗、巴林左旗、林西、通辽、满都拉、朱日和、赤峰、额济纳旗、达尔罕联合旗、乌拉特后旗、海力素、集宁、巴音毛道、东胜、鄂托克旗、沈阳、彰武、清原、本溪、宽甸、围场、丰宁、蔚县、大同、河曲、酒泉、张掖、岷县、西宁、德令哈、格尔木、乌鲁木齐、哈巴河、塔城、克拉玛依、精河、奇台、巴伦台、阿合奇、松潘、德格、甘孜、康定、稻城、德钦、日喀则、隆子 | |
寒冷地区(Ⅱ区) | 寒冷 (A)区 | 2000≤HDD18<3800,CDD26≤90 | 冬季寒冷,夏季凉爽 | 张家口、承德、怀来、青龙、唐山、乐亭、太原、原平、离石、榆社、介休、阳城、临河、赣榆、吉兰太、朝阳(辽宁)、锦州、营口、丹东、大连、长岛、龙口、成山头、潍坊、海阳、朝阳(山东)、沂源、青岛、日照、菏泽、费县、临沂、孟津、卢氏、马尔康、巴塘、毕节、威宁、拉萨、昌都、林芝、榆林、延安、宝鸡、兰州、敦煌、民勤、西峰镇、平凉、天水、成县、银川、盐池、中宁、伊宁、库车、阿拉尔、巴楚、喀什、莎车、安德河、皮山、和田 |
寒冷 (B)区 | 2000≤HDD18<3800, 90<CDD26≤200 | 冬季寒冷,夏季热 | 兰州、太原、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沧州、泊头、邢台、运城、徐州、射阳、亳州、济南、惠民县、德州、陵县、兖州、定陶、安阳、郑州、西华、西安、吐鲁番、哈密、库尔勒、铁干里克、若羌 |
注:进行建筑气候分区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不同的分区提出不同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表3.1.1中的建筑气候分区与即将发布实施的《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的气候分区相一致,将严寒地区细化为三个分区,寒冷地区细化为二个分区。农村建筑气候分区的选择可参照附近相应的代表城市地区。
3.2.1农村住房主要房间冬季采暖室内设计计算温度为:14~18℃。
条文说明:农村住房的主要房间指卧室和起居室,该温度作为进行采暖设计的计算温度。大量农村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农民起居及生活习惯与城市有较大差别,使得对冬季采暖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许多农户认为舒适的采暖温度为14~15℃。因此本条将采暖室内设计计算温度规定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便于农户根据生活习惯及经济条件自行选择。
3.2.2农村住房应采用增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采暖能效的措施,达到节能要求。围护结构(外墙、外门窗、屋面和地面)的热工性能应达到本导则中规定的限值要求,并且节能投资成本增量不宜超过20%。
3.3.1农村住房宜布置在向南采光好的地域,避免设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和海岸处;在山坡上新建农房时,应根据地形依山顺势而建,不要进行过多的挖土填方。
3.3.2农村住房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立面(外窗面积最大的立面)朝向宜向南。
3.3.3农村住房的前后应有足够的间距,庭院里的高大树木应与住房保持适当距离,避免建筑的南立面被高大的物体或建筑遮挡导致房间内采光不好。
3.3.4农村住房宜双拼式或联排式集中布置。
3.3.5农村住房以单层和二层为主,当考虑占地面积时,可适当增加建筑层数。
3.3.6农村住房的体型应简单、规整,平、立面不应出现过多的局部凹凸部位,立面不宜高度不一。
3.3.7农村住房室内净高不宜超过3.0m,住房开间不宜大于6.0m。
3.3.8农村住房应选择合适的房屋进深,住房最好能进行南北分区。
3.3.9农村住房的平面设计应有利于冬季日照、避风和夏季自然通风,房间功能布局合理,起居、活动方便,节能方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房屋的平面布局宜规则,尽量避免L形、T形、U形等。
2外进户门应设置在能避免被冬季寒风直接吹到的位置,宜设在房屋的南侧;外门室内侧宜设置封闭的玄关或小室作为缓冲,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入房间。
3卧室和起居室等主要房间宜布置在南向或靠近内墙侧,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辅助房间宜布置在北向或外墙侧。
4房间的面积以满足使用要求为宜,不宜过大,卧室面积不宜超过20m2,起居室面积不宜超过25m2。
5门窗洞口的开启位置应有利于提高采光面积利用率,同时有利于通风。
6厨房和卫生间排风口的设置应考虑主导风向和对邻室的不利影响,避免强风时的倒灌现象和油烟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7考虑照明节能,单面采光房间的进深不宜超过6m。
8每个房间均应设外窗,最好能形成穿堂风,以保证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3.3.10外窗面积不应过大,南向宜适当采用大窗,北向宜采用小窗,山墙上最好不设外窗。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的窗墙面积比限值宜符合表3.3.10的规定。
表3.3.10 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的窗墙面积比限值
朝向 | 窗墙面积比 | |
严寒地区 | 寒冷地区 | |
北 | ≤0.25 | ≤0.30 |
东、西 | ≤0.30 | ≤0.35 |
南 | ≤0.45 | ≤0.50 |
3.3.11夏季为增强自然通风效果,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面积的1/3。
3.3.12农村住房应充分考虑利用太阳能,建设被动式太阳房。
3.3.13农村住房屋面应优先考虑设置坡屋面,室内应进行吊顶。
3.3.14农村住房应充分利用建筑外部环境创造适宜的室内环境。如:利用绿化防风、遮阳、蒸发降温等,提高建筑室内舒适度。
3.4.1农村住房建筑用能宜根据当地资源条件,优先选择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沼气、秸秆利用、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应采取灵活的方式,可采用单户分散利用方式,也可采用集体利用的方式。
3.4.2农村住房采暖宜根据当地资源条件,优先选择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采暖方式,鼓励农民优先选择改良火炕、吊炕、火墙、燃池等燃用生物燃料的采暖设施,合理利用太阳能等采暖方式。
3.4.3农村住房建筑夏季应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
4.1.1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的围护结构(外墙、外门窗、屋面和地面等)应设置保温结构或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4.1.2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宜超过表4.1.2规定限值。
表4.1.2 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限值
建筑气候分区 | 围护结构部位的传热系数K(W/m2·K) | |||
外墙 | 户门 | 外窗 | 屋面 | |
严寒(A)区 | 0.4 | 2.5 | 2.0 | 0.3 |
严寒(B)区 | 0.45 | 2.5 | 2.0 | 0.35 |
严寒(C)区 | 0.5 | 2.5 | 2.0 | 0.4 |
寒冷(A)区 | 0.6 | 2.7 | 2.7 | 0.5 |
寒冷(B)区 | 0.6 | 2.7 | 2.7 | 0.5 |
注:表4.1.2中所列出的农村住房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是参照即将发布实施的《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中对城市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的规定、农村住房现状调查和各地的节能住房示范工程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农村的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整体要求比城市建筑偏低。
4.1.3农村住房围护结构的保温材料应尽可能选用适于农村应用条件的当地产品,严寒和寒冷地区常用的保温材料可以参考表4.1.3选用。
表4.1.3 常用保温材料性能
保温材料名称 | 性能特点 | 应用部位 | 主要技术参数 | |
密度 (kg/m3) | 导热系数 (W/m·K) | |||
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板) | 质轻、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耐水、耐老化、耐低温 | 外墙、屋面、 地面保温 | 18~22 | ≤0.041 |
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XPS板) | 保温效果较EPS好,价格较EPS贵、施工工艺要求复杂 | 屋面、地面保温 | 25~32 | ≤0.030 |
4.1.4农村住房建筑保温工程施工作业环境与条件,应满足相关标准和施工工艺的要求,节能保温材料严禁在雨雪天气中露天施工。
4.2.1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的墙体宜采用保温节能墙体材料,承重外墙宜采用非粘土多孔砖或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非承重外墙宜采用非粘土空心砖、加气混凝土空心砌块、轻质复合墙板等,常用的保温节能墙体砌体材料可参考表4.2.1选用。
表4.2.1 保温节能墙体砌体材料性能
砌体材料名称 | 性能特点 | 用途 | 主规格 尺寸 (mm) | 主要技术参数 | |
干密度 (kg/m3) | 当量导热系数 (W/m·K) | ||||
烧结非粘土多孔砖 | 以页岩、煤矸石、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砖,空洞率≥15%,孔尺寸小而数量多,相对于实心砖,减少了原料消耗,减轻建筑墙体自重,增强了保温隔热性能及抗震性能 | 可做承重墙,砌筑时以竖孔方向使用 | 24×115×90 | 1100-1300 | 0.51-0.682 |
烧结非粘土空心砖 | 以页岩、煤矸石、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砖,空洞率≥35%,孔尺寸大而数量少,孔洞采用矩形条孔或其他孔型,且平行于大面和条面 | 可做非承重的填充墙体 | 240×115×90 | 800-1100 | 0.51-0.682 |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 以水泥为胶结料,以砂石、碎石或卵石、重矿渣等为粗骨料,掺加适量的掺合料,外加剂等,用水搅拌而成。 | 承重墙或非承重墙及围护墙 | 390×190×190 | 2100 | 1.12(单排孔); 0.86-0.91(双排孔); 0.62-0.65(三排孔) |
加气混凝土砌块 | 与一般混凝土砌块比较,具有大量的微孔结构,质量轻,强度高。保温性能好,本身可以做保温材料,并且可加工性好。 | 可做非承重墙及围护墙 | 600×200×200 | 500-700 | 0.14-0.31 |
4.2.2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外墙保温宜根据所处的气候区和当地资源状况,选择合适的产品,如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草砖、草板等。严寒和寒冷地区外墙保温常见构造形式和保温材料厚度选用参见表4.2.2。
表4.2.2 农村住房外墙保温常见构造形式和保温材料厚度选用
序号 | 名称 | 构造简图 | 构造层次 | 保温材料厚度参考值(mm) | |||
严寒 (A)区 | 严寒(B)区 | 严寒(C)区 | 寒冷 地区 | ||||
1 | 多孔砖墙EPS板外保温 | 1-20厚混合砂浆 2-240厚多孔砖墙 3-水泥砂浆找平层 4-胶粘剂 5-EPS板 6-5厚抗裂砂浆耐碱玻纤网格布 7-饰面层 | 85-100 | 75-80 | 65-70 | 50-60 | |
2 | 混凝土空心砌块EPS板外保温 | 1-20厚混合砂浆 2-19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 3-水泥砂浆找平层 4-胶粘剂 5-EPS板 6-5厚抗裂砂浆耐碱玻纤网格布 7-饰面层 | 90-100 | 80-90 | 70-80 | 55-65 | |
3 | 混凝土空心砌块EPS板夹芯保温 | 1-20厚混合砂浆 2-190厚混凝土空心砌块 3-胶粘剂 4-EPS板 5-90厚外砌块 6-饰面层 | 85-100 | 70-80 | 60-70 | 50-60 | |
4 | 非粘土实心砖 (烧结普通页岩-煤矸石砖) | EPS板外保温 | 1-20厚混合砂浆 2-240厚非粘土实 心砖 3-水泥砂浆找平 4-胶粘剂 5-EPS板 6-5厚抗裂胶浆耐 碱玻纤网格布 7-饰面层 | 90-100 | 80-90 | 75-80 | 60-70 |
EPS板夹芯保温 | 1-20厚混合砂浆 2-240厚非粘土实心砖墙 3-EPS板 4-20空气层 5-120厚非粘土实心砖墙 6-饰面层 | 90-100 | 80-90 | 70-80 | 60-70 | ||
5 | 草砖墙 | 1-内墙抹灰两道,内加12号铁丝金属网 2-草砖 3-外墙抹灰两道,内加12号铁丝金属网 | 500 | —— | —— | —— | |
6 | 草板夹芯墙 | 1-1-20厚混合砂浆 2-120厚非粘土实心砖墙 3-草板(保温层) 4-40空气层 5-240厚非粘土实心砖墙 6-饰面层 | 150 | 130 | 120 | 100 | |
7 | 草板墙 | 1-混合砂浆 2-58厚纸面草板 3-60×60×2mm方钢管 4-60厚岩棉 5-58厚纸面草板 6-饰面层 | 两层58mm草板;中间60mm岩棉 | —— | —— | —— |
注:表中给出的外墙保温构造形式主要依据是各地实际的示范工程,各地可参考选用,如其它保温构造形式也能满足不同气候区外墙传热系数限值要求,也可选用。
4.2.3农村住房宜优先选择外墙外保温技术,当外保温实施困难时,也可采用外墙内保温技术,但保温材料和厚度应经过计算确定。
4.2.4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保温的施工要求及方法参见《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
4.2.5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保温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层墙体应平整,无浮土和油污,墙面突出不平部分应剔除,并用水泥砂浆找平。
2胶粘剂应涂在聚苯板上,一般采用点框法,涂胶面积应大于30%;基层墙体平整度良好时,亦可采用条粘法,板的侧边不得涂胶,粘贴聚苯板时,板缝应挤紧,相邻板应齐平,板间缝隙不得大于2mm,板间高差不得大于1.5mm,板缝隙大于2mm时,应用聚苯板条将缝填满,板条不得粘结;更不得用胶粘剂直接填缝,板间高差大于1.5mm的部位应打磨平整。
3抗裂砂浆中铺设的耐碱玻纤网格布,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网格布铺贴应平整,无褶皱,砂浆饱满度100%,严禁干搭接。
4涂料饰面层涂抹前,应先在抗裂砂浆抹面层上涂刷高分子乳液弹性底涂层,再刮抗裂柔性耐水腻子,饰面面层一般应采用弹性涂料。
5粘贴和涂抹作业期间及完工后的24小时内,环境和基层表面温度应高于5℃,严禁雨中施工,遇雨或雨季施工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抹面层和饰面层施工应避免阳光直射和5级以上大风天气。
6所有外墙上的门窗框、雨水管、进户管线、墙面预埋件等,均应在保温层施工前完工。
7墙体外保温系统完工后,应做好保护;拆卸脚手架时,注意保护墙面免受碰撞;严禁踩踏窗户、线脚;及时修补破坏墙面。
4.2.6草砖墙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草砖存放时应注意防潮,下部用砖或板等材料架高垫起,上部用塑胶防水布覆盖,在使用前需检查草砖是否潮湿、腐烂、密实。
2草砖墙应注意防潮,基础(基础梁)应比周围的地面高出20cm左右。草砖墙底部与基础之间必须有防潮层,防潮层做法为在基础与草砖墙之间砌20cm砖槽,里面放置炉灰渣或河卵石等填充物,在两侧砖槽上铺油毡纸。
3砌筑草砖时,草砖应平放,捆草砖的铁丝或绳子在草砖的上下两面;第一块草砖的摆放是最重要的,应该与基础持平;总是从墙角和固定的一端——门和窗开始砌草砖。整块的草砖应用于墙角,墙角的草砖应固定在一起;在门框和窗框旁,应用整块和半块的草砖——把塞草的部位留在墙中央;砌草砖墙时,不能通缝,每一道垂直的缝不应高过一道草砖;草砖必须一块紧挨着一块,但不能使劲挤压;要保持墙的垂直可用铁丝透过草砖墙把钢筋、竹竿或木条绑在墙的两侧,间距50cm;草砖间所有的缝隙应用草填满,防止有透气孔洞。
4草砖抹灰层宜选用混合砂浆,抹灰前,草砖必须保持干燥,墙面尽量要平整;不同材料接缝处,为避免裂缝,可用铁丝网覆于草砖墙表面,铁丝网需要将砖柱覆盖10-12cm,不得在5℃以下严寒结冰的天气抹灰。
4.2.7外墙采用内保温或夹芯保温构造时,在窗过梁、外墙与屋面、地面的交接等处,仍然存在热桥,应对热桥部分采取可靠保温或“断桥”措施。
4.2.8外墙采用夹芯保温时,内外墙体之间应采取可靠的拉结措施,保证墙体的安全性,如:镀锌焊接钢筋网片和封闭拉结件等,配筋尺寸应满足拉结强度要求,焊接网片应至少两皮砌块放置一道,封闭拉结件的竖向间距不大于400mm,水平间距不小于800mm,且应梅花形布置。
4.2.9外墙保温材料采用草板等吸水性材料时,外墙内保温的保温层和采暖空间之间、外墙夹芯保温的保温材料和内侧墙体之间应设置连续的防潮层,防潮材料可选择塑料薄膜。草板夹芯墙体的保温层与外侧墙体之间宜设置40mm厚通气层,并在外墙上设通气孔,通气孔水平和竖向间距不大于1000mm,梅花形布置,孔口罩细铁丝网,见图4.2.9。
图4.2.9草板夹芯墙体通气孔设置示意图
4.3.1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外门和外窗的选用分别见表4.3.1-1和4.3.1-2。
表4.3.1-1 农村住房外门选用
门框材料 | 门类型 | 空气层厚度 (mm) | 传热系数K [W/(m2·K)] | 适用地区 |
木 | 双层木门(带玻璃) | —— | 2.5 | 严寒地区 |
塑钢 | 单框中空玻璃门 | 12 | 2.7. | 寒冷地区 |
金属保温门 | 单层 | —— | 1.5 | 严寒地区 |
表4.3.1-2 农村住房外窗选用
窗框材料 | 窗户类型 | 空气层厚度 (mm) | 传热系数K [W/(m2·K)] | 适用地区 |
塑钢 | 单层窗+单框中空玻璃窗 | 100~140 | 2.0 | 严寒地区 |
单框三玻中空窗 | 6+6 | 2.3 | ||
单框中空玻璃窗 | 12 | 2.7 | 寒冷地区 | |
16 | 2.6 |
4.3.2严寒地区农村住房南向宜采用单框三玻中空塑钢窗,北向宜采用单层窗+单框双玻中空塑钢窗;寒冷地区农村住宅宜采用单框双玻中空塑钢窗;塑钢门窗的开启方式宜选择平开。
4.3.3严寒地区外门宜采用双层木门或金属保温门;寒冷地区外门宜采用单框中空玻璃塑钢门。
4.3.4严寒地区外门采用双层门时,双层门之间间距宜不小于300~400mm;外门应向外开,内门应向内开,保证人在开启外门时,冷风不直接吹入。
4.3.5严寒地区外门不采用双层门时,应设置门斗或设两道门等避风设施,当设置两道门时,间距不小于800~1000mm;严寒地区冬季北向的外门宜进行封堵,外门和外窗应采取附加的保温措施,如窗户内侧或外侧加一层塑料薄膜,外门挂保温门帘;寒冷地区外门宜设门斗或挂保温门帘等减少冷风渗透和侵入措施。
4.3.6外窗内侧应加质地厚的布料窗帘,夜间增强保温;夏季窗内侧宜加浅色窗帘等遮阳。
4.3.7节能门窗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应注意检查门窗的各项性能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对不合格的应该更换。
2门窗宜靠近墙体的外表面安装,使墙体尽可能少遮挡进入室内的光线。
3门窗框与墙体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堵,宜采用施工现场灌注聚氨酯泡沫塑料或填塞聚乙烯泡沫塑料棒,再从内外侧用嵌缝密封膏(胶)密封,以减少该部位的开裂、结露和空气渗透。
4外墙保温层与门窗框之间的窗洞侧壁部位应做保温处理,保温材料与外墙
保温材料一致,保温层厚度不小于20mm,以减弱该部位的热桥,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
4.4.1农村住房的各类型屋面均应增设保温层,保温层应覆盖整个屋面范围,木屋架屋面的保温层宜设置在吊顶上,钢筋混凝土屋面的保温层应设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层上,以防止结构层冻裂。
4.4.2屋面的保温材料应优先选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见表4.1.2),木屋架屋面吊顶内保温的保温材料宜选择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也可采用稻壳,锯末、稻草以及生物质材料制成板材;木屋架吊顶层应采用耐久性、防火性好,并能承受铺设保温层荷载的构造和材料。
4.4.3钢筋混凝土屋面的保温材料宜选择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或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4.4.4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不同屋面保温结构常见做法和保温材料厚度见表4.4.4。
表4.4.4 农村住房屋面保温常见构造形式和保温材料厚度选用
序号 | 名称 | 简图 | 构造层次 | 保温材料厚度参考值(mm) | |||||
严寒 A区 | 严寒B区 | 严寒C区 | 寒冷地区 | ||||||
1 | 木屋架坡屋面 | 1-屋面板或屋面瓦 2-木屋架结构 | |||||||
3-保温层 | 散状或袋装锯末、稻壳等 | 500 | 400 | 350 | 200 | ||||
EPS板 | 150 | 120 | 100 | 80 | |||||
4-棚板(木、苇板、草板) 5-木龙骨 6-吊顶层 | |||||||||
2 | 木屋架平屋面 | 1-防水层 2-粘土 3-苇板或秸杆 4-椽子 5-檩条 6-吊顶间层 7-EPS板(保温层) 8-吊顶层 | 150 | 120 | 100 | 80 | |||
3 | 钢筋混凝土坡屋面EPS/XPS板外保温 | 1-屋面瓦 2-顺水条和挂瓦条 3-保护层 | |||||||
4-保温隔热层 | EPS板 | 150 | 120 | 100 | 80 | ||||
XPS板 | 120 | 100 | 80 | 60 | |||||
5-水泥砂浆找平层 6-找坡层 7-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 |||||||||
4 | 钢筋混凝土平屋面EPS/XPS板外保温 | 1-防水层 2-找平层 | |||||||
3-保温隔热层 | EPS板 | 150 | 120 | 100 | 80 | ||||
XPS板 | 120 | 100 | 80 | 60 | |||||
4-水泥砂浆找平层 5-找坡层 6-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
4.4.5木屋架吊顶内保温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坡屋面、平屋面采用敷设于屋面内侧的保温材料作保温层时,应有防潮设施,如铺设塑料薄膜,并且下部要有吊顶保护。
2顶棚铺设板状保温材料时,拼缝应严密,铺设应平稳,板缝之间应用散状保温材料填缝。
3顶棚铺设松散保温材料时,应分层铺设,适当压实,并且应保证屋面与天花板之间具有良好的气密性,防止冬季风会将保温材料吹到一角,严重影响局部的保温效果,也可在棚板承重许可条件下,在松散性保温材料的上部利用炉渣、粘土等压实。
4.4.6屋面外保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屋面外保温严禁在雨天、雪天和5级风以上施工。
2屋面外保温的块状保温材料,可直接干铺或采用专用的胶粘材料铺在找平层上。
3屋面外保温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避免保温层受潮、浸泡或受损。
4.4.7严寒地区,直接接触土壤的周边地面(从外墙内侧算起2.0m范围内)、建筑物外墙在室内地坪以下的垂直墙面、地下室上的楼板应增设保温层。热阻不应小于外墙的热阻,保温材料可选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在外墙周边从外墙内侧算起2.0m范围内,地面传热系数不应超过0.30W/(m2.K);直接接触土壤的非周边地面,不需作保温处理。
4.4.8在做地面保温层之前,应先做一道防潮层,可选择聚乙烯塑料薄膜,薄膜应连续搭接不间断,搭接处采用沥青密封,薄膜应在保温层板材交接处下方连续。
4.4.9保温层施工时,防潮层上方的板材应紧密交接无缺口,浇注混凝土时,将保温层周边的聚乙烯塑料薄膜拉起,以保证良好的防水性。
5.1.1农村住房采暖和通风方式的设计应与住房建筑设计同步进行,并优先选用节能技术。
5.1.2火炕、火墙等采暖设施应考虑建筑平面综合布置,占地面积要小,以不影响采光和室内家具布置为宜。
5.1.3农村住房采用热水采暖系统时,宜以户为单位设置相应的采暖热源。
5.2.1农村住房应优先考虑设置节能型灶连炕,如只用于采暖,也可只设置节能炕。
5.2.2农村节能灶连炕的设置,宜符合下列节能要求:
1灶应设置双喉眼,一个通烟筒,一个通炕;
2应减少灶的拦火程度,提高灶的吊火高度;
3炕的尺寸宜小于房屋的开间尺寸,并宜采用吊炕;
4宜采用花洞炕代替直洞炕,增大烟气和炕面接触面积,促进烟气在炕内横向扩散;
5宜采用预制大块炕面板,减少炕洞的支撑点,加大烟气和炕面接触面积;
6落地炕应在炕洞土表层和靠外墙侧设置隔热层,材料可选用炉渣,减少炕向地面和外墙的热损失;
6宜采用后分烟代替前分烟;
7抹炕面时,炕面应平整,并且炕头宜比炕梢厚,中部比里外稍厚;
8烟囱宜与灶台相邻搭砌,烟囱宜砌筑在间壁墙上,并应进行保温和防潮处理,烟囱内外抹草泥。
5.2.3严寒地区宜采用火墙作为室内辅助采暖设施,火墙的构造和节能设计要求,宜符合下列规定:
1火墙的长度宜在1.0~2.0m之间,高度宜在1.0~1.8m之间;
2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火墙构造形式:竖洞火墙、横洞火墙或花洞火墙等构造形式;
3火墙的烟道数根据长度而定,一般为3~5洞,各烟道间的隔墙采用立砖砌筑;
4火墙的砌筑材料宜选用实心粘土红砖或其它蓄热散热材料;
5火墙厚度宜为240mm或300mm,壁厚为60mm,火墙表面先刷泥浆,再刷白灰浆,以防从缝隙漏烟,当要求表面光滑时,也可在泥浆外抹薄薄一层白灰砂浆,再刷白灰浆;
6火墙应靠近外窗、外门,以便直接加热从门和窗进入的冷空气;
7火墙砌体的散热面尽量设置在下部,以利于室内空气对流,减少室内温度梯度;
8火墙脚体应有一定的蓄热能力,要求砌体的有效容积不小于0.2m3;
9两侧面同时散热的火墙,靠近外墙布置时应与外墙间隔100~150mm,减少对室外的热量损失。
5.2.4严寒地区宜采用燃池作为室内采暖设施,燃池的构造和节能设计要求,宜符合下列规定:
1池体的横截面积应根据需热量大小和房间的适用情况来确定,以长方形为宜,池深不宜超过1.6m;
2池顶盖板应现场浇铸,保证严密性;
3新砌烟囱应在内壁抹20mm厚的水泥沙浆,已建成烟囱应采取措施保证烟囱的严密性;
4填料口应设在房间外或与室外连通的走廊。
5.3.1农村住房内的热水采暖系统应优先采用重力循环式散热器采暖系统(见图5.3.1),当采暖面积过大,热源中心与散热器中心距过小,使热水系统循环不利时,可采用机械式循环系统。
5.3.2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宜采用异程式,室内采暖系统宜采用双管形式。
5.3.3重力循环系统采暖炉出水总立管与最远端散热器立管之间水平管道长度不宜超过20m。
(a)膨胀水箱安装在供水总立管上
(b)膨胀水箱安装在回水干管上
1 采暖炉 2 烟囱 3 膨胀水箱 4 散热器 5 供水总立管 6 供水干管 7 回水干管 8 阀门 9 手动排气阀 10 末端排气口或排气装置
图5.3.3 热水采暖系统示意图
5.3.4采暖炉的选择与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暖炉应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热效率高、环保型铁制炉具;
2应根据燃料的类型选择适用的采暖炉类型;
3采暖炉炉体应有良好保温;
4采暖炉设置位置应尽可能降低,宜低于室内地坪0.2~0.5m;
5燃烧烟煤的采暖炉宜选择带排烟热回收装置;
6排烟温度高的采暖炉宜在烟囱下部设置水烟囱,充分利用排烟余热。
5.3.5散热器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散热器可选择铸铁散热器;
2散热器宜布置在外窗窗台下,当受安装高度限制或布置管道有困难时,也可靠内墙安装;
3散热器宜明装,暗装时装饰罩应有合理的气流通道、足够的通道面积,并方便维修;
4散热器安装应具有一定高度,单层建筑散热器中心比炉子水套中心高出至
少0.5m。
5.3.6重力循环热水系统的管路布置和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路布置尽可能短、管径大、弯头阀门等少;
2供水、回水干管的直径应相同;
3供水、回水干管的敷设,应有坡向采暖炉0.5~1.0%的坡度;
4供水干管宜高出散热器1~1.5m安装,回水干管宜沿地面敷设,当回水干管过门时,应考虑设置过门地沟,
5敷设在室外、不供暖房间、地沟或顶棚内的暖气管道应进行保温,保温材料宜采用岩棉、玻璃棉或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保温层厚度宜不小于30mm。
5.3.7阀门与附件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散热器的进、出水支管上应安装关断阀门,关断阀门应选用阻力较小的闸板阀或球阀;
2排气管、膨胀水箱(补水罐)的膨胀管上严禁安装阀门;
3膨胀水箱(补水罐)的容积宜为系统容水的5%,最好安装在靠近采暖炉的供水总立管上,且在室内,其高度应高出供水干管10~20cm;
4供水干管末端及中间上弯处应安装自动排气装置或排气管。
5.3.8重力循环热水采暖系统的运行维护保养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炉膛内的结渣、积灰和烟囱内的积灰应经常彻底的清理;
2经常向系统内补水避免干烧;
3定期清理水套夹缝之间的煤渣、积灰和焦油;
4定期清理、擦试炉盘炉体,保持干净整洁,防止腐蚀;
5定期清理盛灰斗内的积灰,避免烧坏炉;
6炉内膛泥如有损坏,应及时用耐火水泥或黄泥修补;
7禁止使用系统中的热水,以保证炉具的使用寿命。
8冬季停炉维修或当系统暂时不运行时,应将系统内的水放净,以防止结冰冻坏管路和炉体,若系统或炉体已结冰,必须使冰安全熔化后,方可重新点火,以防止因系统冰堵,而发生爆炸事故;
9非采暖季停炉时,对炉子和系统应采取湿法保养,即停炉后将炉内和系统内保持满水状态;清理炉子水套上的积尘和炉膛、灰斗内的灰渣,炉条上部放一些石灰粉,保持干燥,减少腐蚀,将烟囱内的积灰清理干净,并将烟囱出口盖住,防止下雨漏水。
5.4.1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住房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
5.4.2农村住房应利用穿堂风增强自然通风,建筑的主立面朝向宜与当地夏季的主导风向相一致,且宜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有效组织房间的穿堂风。
5.4.3农村住房应充分利用热压作用增强客厅、厨房的自然通风。坡屋顶房屋宜设屋顶天窗,客厅进风口侧的门窗低于出风口侧,当较重的冷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室内,吸收了室内的热量后变成较轻的热空气上升从出风口排出室外,不断流入的冷空气在室内被加热后在建筑物的上部出风口排出,形成室内自然通风。
6.1.1农村既有住房在节能改造前应按《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进行结构
安全鉴定,评价等级为C级和D级的既有住房不宜进行节能改造。
6.1.2农村既有住房节能改造前应进行实地现场调查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室内
热环境状况等,对拟改造建筑的能耗状况及节能潜力做出评价,作为节能改造的
依据。
6.1.3农村既有住房节能改造宜同时考虑围护结构保温改造和采暖、通风、照明及炊事设施的节能改造。
6.1.4农村既有住房节能改造应在节能诊断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投资成本
低、节能效果明显的方案。
6.1.5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时,应根据建筑的建成年代、类型,建筑现有立面
形式和外装饰材料确定采用何种保温技术,一般应优先选用外保温技术。
6.1.6外墙节能改造采用内保温技术时,应对混凝土梁、柱等热桥部位进行保
温,保证整体保温效果并避免内表面结露。
6.1.7既有住房节能改造后,各类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第四章中同类围护
结构的传热系数限值要求。
6.1.8既有住房节能改造,除应符合本章规定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外,尚应参照第
四章和第五章执行。
6.2.1严寒和寒冷地区,在进行既有住房外墙节能改造时,应在原有外墙基础上加设保温层,并应与建筑的立面改造相结合。外墙保温应优先选用外墙外保温技术,保温材料宜选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6.2.2严寒地区既有住房外墙节能改造不宜采用内保温技术,寒冷地区在外保温确实无法施工或需要保持住房外貌时,可采用内保温技术。
6.2.3墙体保温改造的常见方法和保温材料厚度选用见表6.2.3。
表6.2.3 墙体保温改造的常见作法和保温材料厚度选用
1外墙侧管道、线路应拆除。
2应对原外墙裂缝、渗漏进行修复,墙面的缺损、孔洞应填补密实。
3应进行基层处理:既有住房外墙面为清水墙时,原墙面用水泥砂浆做找平层;原墙面为抹面涂料面层时,如涂料起粉、起皮、剥落现象,应将原墙面凿毛,否则,应将原涂层铲除;原墙面为瓷砖面层时,应将瓷砖面灰尘清刷干净,并进行凿毛。
4外墙保温材料要选购合格产品,尤其是粘苯板和抹面用的专用粘结剂应选够专业生产厂家的产品(有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外墙外保温工程应由专业施工队伍施工。
5外保温层应包覆门窗框外侧孔洞等热桥部分。
6.3.1外门和外窗的改造可根据既有住房的具体情况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安全、
采光隔声、通风、气密性和节能等性能要求,具体措施见表6.3.1。
表6.3.1 外门和外窗改造措施
序号 | 类型 | 改造前状况 | 改造措施 |
1 | 单层木门 | 门扇质量较好 | 改为双层木门,原外开木门在内侧加内开木门;原内开木门在外侧加外开木门。 |
加棉门帘 | |||
加门斗 | |||
门扇质量不好 | 更换为平开双玻中空塑钢门 | ||
2 | 单层铝合金门 | 门扇质量、密封较好 | 增设一层铝合金门 |
加棉门帘 | |||
加门斗 | |||
门扇质量、密封不好 | 更换为平开双玻中空塑钢门 | ||
3 | 单层木窗和单层铝合金窗 | 窗扇质量、密封较好 | 增设一层木窗、铝合金窗 |
窗扇质量、密封不好 | 更换为平开双玻中空塑钢窗 |
6.3.2在原有单玻木窗和铝合金窗外(或内)加建一层窗户时,两层窗户间距应为100-140mm,并应注意避免层间结露和做好两层窗间的防水。
6.3.3更换门窗时,应对门窗框与墙之间的缝隙进行保温密封处理,以减少该部位的开裂、结露和空气渗透。
6.3.4原有门窗不更换时,应使用密封条加强门窗的气密性,门窗框与墙面用弹性松软材料(如毛毡)、弹性密闭型材料(如聚乙烯泡沫塑料)、密封膏等密封;框与扇的密封可用橡胶、橡塑或泡沫密封条;扇与扇之间的密封可用密封条、高低缝及缝外压条等;扇与玻璃之间的密封可用各种弹性压条。
6.3.5墙体增加保温层后,原有窗户应采取加宽加固措施,防止踩踏窗台的不安全性。
6.4.1屋面的节能改造可根据农村既有住房的实际情况选择改造方法,常见的屋面节能改造方法参见表6.4.1。
表6.4.1 常见屋面节能改造方法
序号 | 屋面类型 | 改造前状况 | 改造措施 | 改造注意事项 |
1 | 木屋架坡屋面 | 屋面无保温,室内无吊顶。 | 在原有屋架上做龙骨吊顶,在吊顶上加块状聚苯板、散状或袋装散状保温材料,保温层的厚度参见表4.4.4中做法1。 | 1、吊顶前应修补好旧屋面的漏水部位,清除屋面底部的杂物。 2、吊顶层应采用耐久性、防火性能好,并能承受铺设保温层荷载的构造和材料,如石膏板。 3、保温层与墙壁、支吊架间隙须填实。 |
屋面无保温,室内有吊顶,且吊顶承重满足保温层荷载要求。 | 在吊顶面上开人孔,通过人孔在吊顶上加块状聚苯板、散状或袋装散状轻质保温材料。 | |||
2 | 木屋架平屋顶 | 屋面无保温,室内无吊顶。 | 在原有屋架上做龙骨吊顶,在吊顶上加块状聚苯板、散状或袋装散状保温材料。 | |
3 | 钢筋混凝土平屋面 | 屋面无保温,原屋面防水可靠。 | 直接在防水层上加铺聚苯板,直接做成倒置式保温屋面,保温层的厚度参见表4.4.4中做法4。 | |
屋面无保温,原屋面防水有渗漏。 | 铲除原屋面防水层,重新做保温层和防水层。 | |||
平屋面改成坡屋面,在原屋面上铺设聚苯板保温层。 | ||||
4 | 草屋顶 | 外部破损、有渗漏。 | 原木屋架保留或加固,上部改成瓦屋盖,室内加吊顶,保温层加在吊顶上,保温厚度和具体构造参见木屋架坡屋顶改造。 |
6.4.2屋面外保温改造前应对原屋面损害部分进行修复,屋面的缺损应填补找平,屋面上的设备、管道等提前安装完毕,并预留出外保温的厚度。
6.4.3屋面节能改造的同时宜考虑增设太阳能集热器。
6.4.4严寒地区既有住房宜进行地面节能改造,应凿除原地面,重新作保温地面,具体节能改造做法参见4.4.7条。
6.5.1将旧式的落地火炕改造成新型吊炕。
6.5.2农村改造柴灶时,应同时改造火炕。
6.5.3经校核利用重力循环可满足使用要求的机械循环热水采暖系统宜改成重力循环式,砌筑炉具应改造成热效率高的铁制采暖炉。
7.0.1农村住房应按户设置电能计量装置。
7.0.2农村住房内应选用节能高效照明灯具及其电器附件和配线器材;避免使用白炽灯。
7.0.3农村新建住房和既有住房的照明线路应使用铜线。
7.0.4农村住房的电源线路应避免明装,应采用穿钢管或PVC塑料管的暗装敷设;电线敷设于墙内、楼板内和吊顶内时应穿管敷设,严禁直接敷设在墙内,吊顶内电线应穿阻燃PVC电线管。
7.0.5农村住房应优先选择节能柴灶和以秸秆等为燃料的节能炉具作为主要炊事设施,既有住房应对老式柴灶进行节能改造。
7.0.6节能柴灶和节能炉具应能适应多种燃料、具有良好的炊事功能,最大可能地减少烟气等污染物排入室内。
7.0.7节能柴灶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烟囱应设置在房脊上,并高出屋脊0.5m,以增强烟囱抽力;
2炉箅应选用通风面积大、易清灰炉箅,炉条的长方向应垂直填柴方向;
3适当缩小灶门,灶门的尺寸宜取140mm(高)×160mm(宽),灶门上应设置启闭门;
4合理设计燃烧室,燃烧室的上口应稍有收缩成坛子状,应优先选择铸铁、耐火水泥等定型预制灶膛;
5利用锅底和灶膛上口沿形成间隙拦火,靠近出烟口处间隙小,靠近灶门处间隙大。
7.0.8农村应用的电炊具应选用节能型产品。
7.0.9在具备沼气资源条件下,优先利用沼气作为炊事能源。
7.0.10农村户用小型沼气池的建造应满足下列规定:
1池型宜为圆柱型,主池面积不宜过大;
2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沼气池应作好保温;
3户用沼气池建造及验收应按照国家《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GB/T4750和《户用沼气池验收规范》GB/T4751进行。
7.0.11沼气池的运行和维护操作应满足下列规定:
1备料时接种物数量以相当于发酵料液的10%~30%为宜,投料时浓度不宜过高,一般干物质含量占6%(质量分数)左右。
2水压式沼气池中料液量应占发酵间容积的80%左右。
3当沼气压力表上的水柱达到40cm以上时应放气试火。
4户用沼气池一般每隔3个月左右小清一次(不包括三结合池),一年左右大清一次,大换料时要严防中毒及其它事故发生。
5在每次大换料时,要将池壁洗刷干净,进行气密性检查和维修。
7.0.12户用沼气输配气系统包括输气管、导气短管、开关、管道接头和压力表等,施工及安装应注意下列内容:
1沼气管道硬、软管管件规格、尺寸等必须符合国标要求且为正规厂家生产。
2室外沼气管道一般采用聚乙烯管,室外管道应敷设在冰冻线以下且埋深不得小于0.5m(机动车道下不小于0.7m);坡度不小于1%,并坡向凝水器,凝水器应设在管道的最低点,室外输气管路与其它地下管道相交或平行时至少有10cm的间距。
3室内管道应沿墙或沿梁明管敷设,不得悬空敷设。立管距离明火不得小于50cm,连接灶具的水平管段应低于灶面5cm以上。
4沼气管道上的开关阀应选用气密性能可靠、经久耐用,并通过有关部门鉴定的合格产品且阀孔孔径不小于5mm。
7.0.13沼气管道施工安装、试压、验收应符合国家标准《农村家用沼气管路施工安装操作规程》GB7637的相关要求。
7.0.14沼气灶具及零部件质量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7.0.15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的室内燃气管道、灶具和燃气表的设计和安装必须符合行业标准《秸秆气化供气系统技术条件及验收规范》NY/T443的相关要求。
7.0.16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防止一氧化碳泄漏、中毒及二次污染(焦油尾气),使用秸杆燃气的厨房应保持通风良好。
7.0.17户内用气管道、阀门、灶具、燃气表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检修,户内用气系统应每年检修一次。
7.0.18太阳能充足地区,宜鼓励农民利用太阳能灶作为炊事工具。
8.1.1本导则中农村住房太阳能利用技术是指太阳能在被动式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方面的应用。
8.1.2农村住房太阳能利用技术必须在保证安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使用。
8.1.3农村住房太阳能利用除遵守本导则外,还应遵守国家相关部门在太阳能利用方面的有关规定。
8.2.1农村住房宜充分利用太阳能,建造被动式太阳房。被动式太阳房要因地制宜,遵循坚固、适用、经济、节能和美观的原则。
8.2.2常用的被动式太阳房有直接受益式、附加阳光间式和集热蓄热墙式,应根据地区气象分区选择适宜采用的形式或组合形式,参照表8.2.10~表8.2.12。
8.2.3被动式太阳房集热面应布置在南向垂直墙面上,受周围地形限制和使用习惯,允许偏离正南向±15°以内,东、西向不宜布置集热面。
8.2.4被动式太阳房净高不宜低于2.8m,房间进深不宜超过层高的2.5倍。
8.2.5被动式太阳房外围墙体应采用重质材料,如砖、石、混凝土、土坯等,并增设保温层。
8.2.6被动式太阳房的地面应增设保温、蓄热和防潮层,基础外缘应设深度不小于0.45m,热阻大于0.86m2·K/W的保温层。
8.2.7为防止夏季室内温度过高,被动式太阳房应采取挑出房檐、设遮阳板或采取北墙设窗户以及绿化环境等措施。
8.2.8被动式太阳房的南窗应设夜间保温装置,如保温窗帘等;外门在冬季应设保温帘或其他保温隔热措施。
8.2.9为保证室内的卫生条件,被动式太阳房设计时应考虑到房间的换气要求。
8.2.10直接受益式太阳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接受益式太阳房适宜地区与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应符合表8.2.10-1。
表8.2.10-1 直接受益式太阳房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气象 分区 | 综合气象 因数 (kJ/(m2d2℃)) | 地区 | 代表城市 | 窗夜间保温热阻 (m2·K/W) | 窗夜间保温做法示例 | 传热系数(W/m2·K) | |
墙体 | 屋面 | ||||||
1 | 25~30 | 西北 | 玉树、西宁、格尔木、银川、和田 | 0.00 | —— | 0.24~0.30 | 0.23~0.29 |
0.30 | 6mm厚矿棉封闭保温板 | 0.36~0.43 | 0.35~0.48 | ||||
华北 | 济南、狮泉河、郑州、北京、天津、阳泉、烟台 | 0.00 | —— | 0.23~0.30 | 0.25~0.29 | ||
0.30 | 6mm厚矿棉封闭保温板 | 0.36~0.43 | 0.35~0.48 | ||||
东北 | 锦州、朝阳、大连 | 0.00 | —— | 0.25~0.27 | 0.25~0.28 | ||
0.30 | 6mm厚矿棉封闭保温板 | 0.36~0.40 | 0.35~0.40 | ||||
2 | 20~25 | 西北 | 西安 | 0.00 | —— | 0.27~0.29 | 0.26~0.23 |
哈密、库车、伊宁、喀什、吐鲁番、若羌、民勤、天水、阳泉、西安 | 0.43 | 12mm厚矿棉封闭保温板 | 0.27~0.38 | 0.26~0.38 | |||
华北 | 那曲、伊金霍洛、呼和浩特、二连浩特 | 0.43 | 12mm厚矿棉封闭保温板 | 0.27~0.38 | 0.26~0.38 | ||
东北 | 兴城、丹东、营口、阜新、黑山、鞍山 | 0.43 | 12mm厚矿棉封闭保温板 | 0.27~0.38 | 0.26~0.38 | ||
3 | 15~20 | 西北 | 兰州、太原、阿勒泰 | 0.62 | 胶合板填20mm矿棉封闭保温板 | 0.20~0.31 | 0.16~0.31 |
东北 | 沈阳、长春、延吉、白城、敦化、通化 | 0.20~0.28 | 0.16~0.27 | ||||
4 | 12~15 | 西北 | 乌鲁木齐 | 0.83 | 胶合板填30mm矿棉封闭保温板 | 0.18~0.20 | 0.12~0.16 |
东北 | 齐齐哈尔、鹤岗、安达、绥化、虎林、讷河、佳木斯、哈尔滨 |
注:综合气象因数为采暖期主要月份南向垂直面上的累积太阳辐照量与对应期间的度日数的比值。
2南窗面积尽量加大,减小北窗面积,取消东西窗。
3应增大窗户透明部分面积,以增加太阳辐射有效接收量,窗户占南立面的比例不应少于30%。
4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保温措施确定直接受益窗的玻璃层数,宜在窗上增加活动夜间保温,玻璃层数宜按表8.2.10-2选用。
表8.2.10-2 直接受益窗玻璃层数
冬季室外平均气温 | 玻璃层数 | |
夜间没有保温 | 有夜间保温 (热阻R=0.86m2·K/W) | |
0~5 | 2 | 1 |
-5~0 | 2或3 | 1或2 |
<-5 | 3层以上 | 2 |
5应采用吸热和蓄热性能高的围护结构与家具设施。
6主要采暖房间应紧靠集热表面和蓄热体布置,次要房间和非采暖房间布置在其北面和东西两侧。
8.2.11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适宜地区与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应符合表8.2.11。
表8.2.11 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气象 分区 | 地区 | 代表城市 | 窗户类型/窗夜间保温热阻 (m2·K/W) | 传热系数(W/m2·K) | |
屋面 | 地面 | ||||
1 | 西北 | 玉树、西宁、格尔木、银川、和田 | 双玻0.30 单玻0.62 | 0.30~0.40 | 0.24~0.30 |
华北 | 济南、狮泉河、郑州、北京、天津、阳泉、烟台 | ||||
东北 | 锦州、朝阳、大连 | ||||
2 | 西北 | 哈密、库车、伊宁、喀什、吐鲁番、若羌、民勤、天水、阳泉、西安 | 双玻0.43 单玻0.75 | 0.25~0.35 | 0.22~0.27 |
华北 | 那曲、伊金霍洛、呼和浩特、二连浩特 | ||||
东北 | 兴城、丹东、营口、阜新、黑山、鞍山 | ||||
3 | 西北 | 兰州、太原、 | 双玻0.62 | 0.22~0.28 | 0.22~0.24 |
阿勒泰 | 不宜使用阳光间 | ||||
东北 | 沈阳 | 双玻0.62 | 0.22~0.28 | 0.22~0.24 | |
长春、延吉、白城、敦化、通化 | 不宜使用阳光间 | ||||
4 | 西北 | 乌鲁木齐 | 不宜使用阳光间 | ||
东北 | 齐齐哈尔、鹤岗、安达、绥化、虎林、讷河、佳木斯、哈尔滨 |
2阳光间的平面形式宜与建筑立面平齐,除在南向墙面设置玻璃外,可在毗连的主房坡顶部分加设倾斜玻璃,受限制时可采用凹入建筑内部或半凹入建筑内部两种类型。
3阳光间宜与客厅或出入口相连,进深不宜过大;单纯作为集热部件的阳光间进深不宜大于0.6m,兼做使用空间时,进深不宜超过1.4m。
4阳光间与采暖房间的公共墙应没有遮挡,墙面材料应选择深色、对太阳辐射吸收系数较高的材料,公共墙上的门窗开孔率不宜小于公共墙面总面积的12%。
5阳光间内的地面应选用深色材料,便于集热。
8.2.12集热蓄热墙式太阳房应符合下列规定:
1集热蓄热墙应南向设置,严寒地区宜优先选择有通风孔的集热蓄热墙。集热蓄热墙做法参见图8.2.12。
图8.2.12集热蓄热墙示意图
2集热蓄热墙式太阳房适宜地区与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应符合表8.2.12。
表8.2.12 集热蓄热墙式太阳房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气象 分区 | 地区 | 代表城市 | 窗夜间保温做法示例 | 传热系数(W/m2·K) | |
屋面 | 地面 | ||||
1 | 西北 | 玉树、西宁、格尔木、银川、和田 | 6mm厚矿棉封闭保温板 | 0.36~0.43 | 0.35~0.48 |
华北 | 济南、狮泉河、郑州、北京、天津、阳泉、烟台 | 0.36~0.43 | 0.35~0.48 | ||
东北 | 锦州、朝阳、大连 | 0.35~0.40 | 0.35~0.40 | ||
2 | 西北 | 哈密、库车、伊宁、喀什、吐鲁番、若羌、民勤、天水、阳泉、西安 | 12mm厚矿棉封闭保温板 | 0.27~0.42 | 0.26~0.38 |
华北 | 那曲、伊金霍洛、呼和浩特、二连浩特 | 0.27~0.38 | 0.26~0.38 | ||
东北 | 兴城、丹东、营口、阜新、黑山、鞍山 | 0.24~0.38 | 0.23~0.38 | ||
3 | 西北 | 兰州、太原、 | 胶合板填20mm矿棉封闭保温板 | 0.24~0.28 | 0.23~0.27 |
阿勒泰 | 不宜使用集热蓄热墙 | ||||
东北 | 沈阳 | 胶合板填20mm矿棉封闭保温板 | 0.24~0.28 | 0.23~0.27 | |
长春、延吉、白城、敦化、通化 | 不宜使用集热蓄热墙 | ||||
4 | 西北 | 乌鲁木齐 | 不宜使用集热蓄热墙 | ||
东北 | 齐齐哈尔、鹤岗、安达、绥化、虎林、讷河、佳木斯、哈尔滨 |
3集热蓄热墙透光材料应选用表面平整、厚薄均匀的玻璃,寒冷地区选用单玻,严寒地区选用双玻。
4集热蓄热墙宜采用实体式。集热蓄热墙体宜采用300~400mm混凝土墙、240mm、370mm砖墙。集热蓄热墙面积大于3.6m2时,应留活扇,以便清理积尘或维修。
5集热蓄热墙的透光材料与墙体或吸热板之间距离宜为60~80mm。
6设通风孔的集热蓄热墙,其单排通风孔面积宜按集热墙空气流通截面积的70%~100%设计,应具有防止热量倒循环和灰尘进入集热墙的设施,如设开关活动的风门予以关闭。
7集热蓄热墙吸热涂层应附着力强、无毒、无味、不反光、不起皮、不脱落、耐候性强,颜色宜为黑、蓝、棕、墨绿。
8冬季白天应开启内侧上、下通风孔;冬季夜间应关闭内侧上、下通风孔。
9夏季白天应在透光材料与墙之间设置外表面为浅色的隔热或百叶窗帘,开启上下外风口。
8.3.1有热水需求的农村住房,宜优先选用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或集中太阳能热水系统。
8.3.2家用热水器和自然循环热水系统中贮热水箱布置位置应高于集热器。
8.3.3在冬季室外环境温度可能低于零度的地区,应进行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防冻设计,防冻措施宜采用自动控制运行工作。
8.3.4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后应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8.3.5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太阳能集热器应规则有序、排列整齐。太阳能热水系统配备的输水管和电器、电缆线应与建筑物其他管线统筹安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安全、隐蔽、集中布置,便于安装维护。
8.3.6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太阳能集热器宜安装在屋面,应充分考虑其荷载(包括基座、支架)。
2太阳能集热器不应跨越建筑变形缝设置。
3轻质填充墙不应作为太阳能集热器的支承结构。
4在平屋面敷设的太阳能集热器倾角应与当地纬度一致,且正南安装。
5太阳能集热器必须放置在专用的支墩上,严格处理屋面与支墩的整体防水构造。屋面防水层上方放置集热器时,其基座下部应加设附加防水层。
6应对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部位采取防护措施,设置防止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设施。
7太阳能集热器与贮水箱相连的管线需穿过屋面时,应予埋相应的防水套管,对其做防水构造处理,并在屋面防水层施工之前埋设安装完毕。避免在已做好防水保温的屋面上凿孔打洞
8.3.7平板集热器保温材料多采用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等。底部保温层厚度宜取30~50mm,边框保温层厚度宜为20~25mm。
8.3.8太阳能热水器的最低处应安装泄水装置。
8.3.9太阳能集热器管道配件等主要设备及部件正常使用寿命不应少于10年,且应为取得国家验证的合格产品。
8.3.10太阳能集热系统管路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程》GB50015的规定。
8.3.11农村住房太阳能热水器应定期进行检查、清灰、排污等日常维护保养。
8.4.1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安全可靠,根据不同地区采取防冻、防过热、防雷、抗风、抗压、抗震等技术措施。
8.4.2农村住房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与住房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8.4.3应合理布置太阳能集热系统、生活热水系统、供暖系统与贮热水箱的连接管位置,实现不同温度供热/换热需求,提高系统效率。
8.4.4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符合《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的相关规定。
8.4.5液态工质集热器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可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水—空气处理设备和散热器等末端供暖系统。应优先选用太阳能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
8.4.6太阳能集热系统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的管材。可采用铜管、不锈钢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热水管等。
8.4.7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末端供暖系统设计应按照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进行。
8.4.8农村住房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配置辅助热源,宜优先选用生物质能炉、燃气炉。
8.4.9农村住房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应配置贮热水箱,贮热水箱应符合以下规定:
1贮热箱体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一般选用铝型材、镀锌板、玻璃钢、塑料等材料制作。对于集热器与房屋一体化设计时,也可用混凝土浇筑箱体。
2贮热水箱应保温,钢板焊接水箱的内壁应作防腐处理,防腐涂料应卫生、无毒、长期使用耐热80℃以上。
3贮热水箱和支架间应有隔热垫,不宜直接刚性连接。
8.4.10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施工完成应进行水压试验、综合调试,保证水、电满足要求。
请在用户中心修改联系方式,以便我们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