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测绘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测绘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国测国字〔2006〕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主管部门,局所属有关单位,武汉大学,机关各司(室):

  2006年4月11日,国家测绘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了《测绘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国家测绘局

二〇〇六年四月十四日

测绘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测绘科技进步,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测绘事业“十一五”发展的总体思路,本着加强创新、突出重点、支撑发展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本规划。

  一、前言

  “十五”期间,我国测绘事业发展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不断完善测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利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测绘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仍然严峻。测绘基准体系亟待完善,航空航天遥感资料获取能力严重不足,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尚未实现必要覆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更新缓慢,地理信息服务与开发应用水平不高,区域测绘发展不平衡,测绘管理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等。“十一五”期间,测绘事业发展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基本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形成信息化测绘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测绘保障,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测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测绘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作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发展使空间定位从静态扩展到动态,定位精度大大提高;航空航天遥感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快速获取信息的手段,地理信息的现势性不断增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向实用化的方向发展,拓展了地理信息应用的领域;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地理信息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网络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加速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面对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国际测绘技术的进步,必须把测绘科技创新摆在测绘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加快提高我国测绘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测绘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开发了以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和数字制图系统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集成系统,实现了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跨越;对卫星导航定位数据处理、地理信息数据建库和遥感应用等一批关键技术的攻关,为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珠穆朗玛峰高程复测以及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等国家和地方重点测绘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测绘高新技术在政府管理与决策、重大战略实施和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测量仪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车载导航电子地图等一大批测绘高科技产品产业化,促进了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与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核心技术缺乏竞争力;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相对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条件能力建设滞后。因此,必须要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测绘科技的综合实力,更好地为测绘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加速测绘科技进步和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地理信息获取和服务等方面的差距,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但也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今年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部署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测绘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二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为测绘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对测绘科技发展提出了巨大的需求;三是我国测绘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完成了对传统测绘技术体系的改造,具备了加快科技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四是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使我国测绘科技工作更好地与国际接轨。面临新的机遇,大力加强自主创新,推进测绘科技进步,切实把测绘事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与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测绘事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测绘事业发展对科技的迫切需求,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测绘科技整体水平,推动科技兴测,为加快测绘事业持续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全面提升测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支撑测绘事业发展作为测绘科技工作的宗旨。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的紧迫需求,着力解决测绘事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增强测绘科技储备,支撑测绘事业持续协调发展。

  二是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测绘科技工作的重点。要始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领测绘未来发展,显著提高我国测绘的科技实力。

  三是坚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要充分认识人才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事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树立事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的观念。努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新秀和基层技术骨干,形成合理人才结构,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四是坚持统筹部署和重点突破。科技发展既要解决当前重大测绘工程的科技支撑问题,安排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又要以增强测绘科技储备和引领测绘未来发展为目标,抓好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对行业具有带动性的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五是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政府要在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环境,支持重大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加快测绘科技创新,提高测绘科技的整体发展水平。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测绘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建立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满足测绘发展需求的测绘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测绘技术体系沿着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产品知识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向有较大的进步,信息化测绘体系初步形成,解决测绘事业发展中难点和热点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新突破,部分研究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引领测绘未来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为在本世纪中叶整个测绘业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奠定基础。

  经过五年的努力,在测绘科技的若干重要方面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1、测绘基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高,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力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立起全国统一的亚厘米级精度三维地心动态大地定位基准框架;

  2、航空航天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和应用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起多种分辨率、多种传感器的对地观测应用技术体系,实现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技术的实用化,基本保障地理信息的快速获取和更新;

  3、地形复杂地区的地形图测绘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为我国西部约200万平方千米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绘、海岸带和海岛(礁)测绘、南北极科考地区的测绘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4、基础地理信息更新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技术体系,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技术取得突破,提高基础地理信息现势性水平;

  5、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在重点地区和城市建立数字区域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体系建设的技术发展模式,为城镇化发展战略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测绘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6、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能力和社会化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建立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技术体系,地理信息开发应用具备产业发展的技术能力,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7、涌现出一批优秀拔尖人才和创新群体,部分研究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为主,形成一批国家级和部门级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基本建立起布局合理、支撑有力、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三、重点任务

  紧紧围绕“十一五”测绘科技发展目标部署测绘科技重点任务,一是以解决重大测绘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支撑测绘发展为目标,安排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二是以增强测绘科技储备、引领测绘未来发展为目标,安排若干前沿技术研究;三是以推动应用基础理论创新、增强测绘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安排基础研究和软科学研究;四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科技基础条件为目标,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一)重大专项

  围绕“十一五”重大测绘工程,通过科技攻关以及已有科技成果的集成化和实用化,解决重大测绘工程实施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为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科技保障。

  1、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

  根据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工程的需要,开展测绘基准体系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内容包括:研究多种卫星定位系统定位、定轨关键技术,研制开发面向多种卫星定位系统的地心坐标框架数据处理软件和卫星精密定轨软件系统,建立卫星定位综合服务体系;研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大地控制网布网设计和管理的软件;研制我国新一代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和全球重力场模型;建立国家测绘基准体系质量分析与评价系统。

  2、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技术研究

  针对西部1:50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的需要,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重点内容包括:研究西部测图困难地区地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卫星轨道和姿态的影像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基于航空导航定位测量系统和差分卫星定位系统(IMU/DGPS)的数字航空摄影测图实用技术;研究稀少或无地面控制的卫星影像测图实用技术;研究雷达影像测图技术。开展技术系统集成,研究建立西部测图工程技术体系。

  3、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围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和更新的需求,开展我国自主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重点内容包括:研究确定测绘卫星的技术指标,开展立体测图影像仿真及技术指标演示验证,研制卫星影像的高精度纠正与区域网平差模型;研究测绘卫星数据接收与预处理技术,开发测绘卫星数据处理体系;开展地面检校场技术研究,建立高分辨率卫星地面检校场;开发测绘卫星影像应用和分发服务平台,建立测绘卫星地面应用系统,逐步形成我国自主的航天遥感测绘技术和应用体系。

  4、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关键技术研究

  针对国家1:50000、省级1:10000以及更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的迫切需求,研究数据库快速更新的关键技术,重点内容包括:研究多源空间数据融合与处理技术、变化发现与信息提取技术;研究利用大比例尺地形图自动更新小比例尺地形图技术和地形数据库动态一体化管理与同步更新技术;研制开发工程化的外业调绘和数据处理软件、影像综合判调软件、多源影像数据处理与融合软件、数据缩编更新及质量检查软件;开展数据库更新试验,形成工艺流程,逐步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快速更新技术体系。

  5、建立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研究

  围绕地理信息共建共享和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展国家地理信息标准研究。重点内容包括:研究建立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研制一批涉及测绘基准框架建设、新型传感器应用、基础地理信息更新和网络化服务、地理信息安全、新型测绘技术装备、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地理信息数据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价和地理信息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一批满足电子政务、数字城市、基于位置服务、对地观测和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基础、通用和专用标准。

  6、海岸带和海岛(礁)测绘关键技术研究

  为实施我国海岸带和海岛(礁)测绘工程,研究解决我国海岸带和海岛(礁)测绘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重点内容包括:研究陆海统一的岛礁大地控制网建立技术,岛礁定位与高程测定技术,海岛地形图测绘技术等;研制开发海岛(礁)测绘硬软件技术平台和船载主动式定位系统;研究海岸带潮位变化及其表达,海岸带多源数据融合、数字高程模型测制、数字正射影像生成技术,海岸带地形图地物要素提取技术以及浅海地区水深测量技术。

  7、建立地理信息服务技术体系研究

  从满足国家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保障服务的需求出发,研究基础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和地理信息专题应用平台的关键技术。重点内容包括:研究基础地理信息网络传输的技术与方法以及数据转换技术,开发地理信息网络化分发服务系统;开发多源多精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整合技术,研究建立车载导航电子地图框架数据平台、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地表覆盖与重要地理信息统计分析技术平台和社会经济信息统计地理信息平台;研究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关键技术,开发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服务示范平台;研究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理空间信息支持技术,开发地理信息快速反应服务系统。

  (二)前沿技术研究

  加强对测绘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在测绘前沿技术领域获得新的突破,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引领测绘未来发展。

  1、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技术

  为建立我国自主的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分辨率遥感测绘卫星系统、数字航空摄影系统、重力卫星系统和航空重力系统等组成的对地观测系统,研究多种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综合应用技术和多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获取的关键技术,完善基于多传感器的航空摄影数据获取系统,发展微波雷达测图系统技术和激光雷达测图系统技术,为解决地理信息数据快速定位和获取与地理信息安全保障等测绘基础设施问题提供技术支撑。重点研究内容是:

  ——网络化多种卫星系统导航定位动态服务技术;

  ——卫星测高和卫星重力测量技术;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

  ——数字航空摄影实用技术;

  ——微波和激光雷达测图系统技术;

  ——海底地形信息获取技术。

  2、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技术

  围绕地理信息数据处理自动化发展的要求,研究自动化、智能化和实时化的野外测量数据处理、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处理、地理信息数据加工等的关键技术,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测绘生产工艺流程,为地理信息快速加工处理提供技术支持。重点研究内容是:

  ——多种卫星定位系统数据的联合自动处理技术;

  ——地球重力场确定和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

  ——机载和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数据处理技术;

  ——车载和机载三维激光扫描数据处理技术;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自动处理技术;

  ——地理空间虚拟仿真技术。

  3、地理信息数据管理技术

  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体系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需要的基础数据,包括大地测量控制数据库、正射影像数据库、高程模型数据库、地形要素数据库和地表覆盖数据库等多尺度数据库体系。为了进一步加快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体系建设,需要开展海量数据库建库、数据安全管理等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内容是:

  ——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库建库技术;

  ——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软件平台;

  ——地理信息数据库整合技术;

  ——分布式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

  ——海量地理信息数据存储备份技术。

  4、地理信息变化监测技术

  为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更新,着力解决地理信息现势性问题,提高测绘对于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地理信息变化监测体系关键技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动态更新体系关键技术、应急处理测绘保障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完善地理信息变化监测与数据库动态更新的技术和工艺流程。重点研究内容是:

  ——多时态遥感数据变化信息自动提取技术和方法;

  ——多尺度地理信息数据配准与更新技术;

  ——重要地理信息变化监测技术;

  ——多时态地理信息数据库构建技术;

  ——突发事件地理信息变化监测技术平台;

  ——高精度实时变形监测技术。

  5、地理信息分发服务技术

  围绕地理信息数据交换网络体系建设,发展分布式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网络化地理信息分发服务技术,完善地理信息数据传输与互操作技术以及数据安全保密的技术、方法,为实现地理信息共享等提供技术支撑。重点研究内容是:

  ——海量地理信息数据网络浏览技术;

  ——地理信息数据安全保密技术和版权保护技术;

  ——异构地理信息数据的传输与互操作技术;

  ——地理信息数据交换技术;

  ——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务系统。

  6、地理信息产品开发与应用技术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大型工程建设需求,开发实用技术,促进测绘学科与相关学科的结合,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技术。进一步丰富基础地理信息产品,推动地理信息产品的社会化、大众化应用,研究基础地理信息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技术和方法,开展重要地理信息统计技术试验,开发专题测绘实用技术。重点研究内容是:

  ——基于数据库的数字制图技术;

  ——国家地图集设计制作技术;

  ——国家动态电子地图开发技术;

  ——基础地理信息公众版产品开发技术;

  ——虚拟现实应用系统开发技术;

  ——重要地理信息统计技术和方法;

  ——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实用技术。

  7、高新技术产业化

  以革新测绘生产技术手段、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推动测绘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研制开发新型测绘生产软硬件平台。重点研究内容是:

  ——卫星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数据处理通用软件;

  ——航空数码相机集成技术平台;

  ——移动终端地理信息快速获取技术平台;

  ——新一代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测量机器人技术;

  ——基于位置服务实用技术平台。

  8、极地测绘技术

  南、北极地区环境条件恶劣,测绘基础设施差,为保障极地科学考察顺利进行和提高我国科技竞争力,开展极地测绘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内容是:

  ——极地测绘基准框架建设技术;

  ——南极大陆真地形数据采集技术;

  ——极地科学考察真三维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技术;

  ——南大洋海面地形模型建立及其变化监测技术。

  9、月球测绘技术

  月球探测计划的实施将为测绘科学技术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结合月球探测的需要,在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研究月球测绘技术,为月球探测提供技术支撑。重点研究内容是:

  ——月球空间定位技术;

  ——月球遥感测绘技术。

  (三)基础研究与软科学研究

  1、基础研究

  以发展测绘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增强测绘科技发展后劲为目的,密切跟踪国际测绘学科前沿,开展测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主要研究方向是:

  (1)现代大地测量理论和地球动力学研究

  包括多种卫星系统定位,卫星与惯导组合定位,重力场边值问题与地球局部重力场逼近,高精度大地水准面精化,卫星重力与卫星轨道动力学,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监测与反演,基于广义相对论的星球精密空间坐标系的建立理论等。

  (2)新型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科学研究

  包括新一代数字摄影测量理论和技术,高精度数据模型,地物波谱特性,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成像机理,激光雷达测高原理,基于空间信息认知模型的遥感影像智能解译以及多传感器集成等。

  (3)地理信息科学和新型地图学研究

  包括时空数据库结构、空间数据和空间分析的不确定性理论和技术,新型地图符号的理论和技术,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综合技术,空间信息认知理论和空间统计方法,数据挖掘理论和技术方法,地理信息可视化理论和方法等。

  (4)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理论与技术研究

  包括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的构建技术,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网格的地理信息编码技术,地理信息在网格计算环境中的表示方法,地理空间信息多级网格的数据处理、存储与快速查询技术等。

  2、软科学研究

  深化测绘管理体制改革和提高测绘管理水平,都需要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开展测绘工作方针、政策、战略、规划和立法等软科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十一五”期间将结合测绘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测绘软科学研究,用以指导实践。重点研究内容是:测绘事业长远发展研究,测绘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测绘立法研究,地理信息共享政策研究,测绘生产成本核算体系及产品价格体系研究,测绘统计指标体系研究,测绘科技创新政策研究,高等测绘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测绘工程设计和管理体系研究,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建立和完善测绘科技创新体系

  按照科学布局、优化配置、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指导思想,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为主要方向,增强公益性科技实力为目的,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测绘科技创新体系。集聚优势研究群体和优势学科,形成公益性的国家测绘科技研究中心,带动测绘科技整体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采取灵活有效的机制整合区域科技力量,形成一批测绘科技区域创新中心,提高区域测绘科技的发展水平;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形式,在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大学凝聚专业特色突出、装备优良的技术队伍,形成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技创新基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测绘生产单位增强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加快生产组织结构调整和科技成果应用,提高科技竞争力。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发展测绘科技中介服务,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发挥行业相关学术团体的作用,促进行业科技资源集成共享机制和联合协作机制的形成,推动行业科技进步。

  2、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进一步完善以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继续教育、在职培训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选拔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通过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以及在科技项目立项、评审和验收中设置人才培养指标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支由科技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创新骨干和基层单位技术骨干等组成的测绘科技人才队伍,特别要高度重视科技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进一步完善各类人才引进、使用和评价制度,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之间通过科技人员相互兼职、联合共建等形式促进人才交流,注重引进和使用海外优秀人才,为测绘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改善科技基础条件

  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房山人卫观测站等对地观测系统、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测绘科技基础设施水平和利用效率。整合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研究工作中形成的测绘科学数据资源,建立测绘科学数据服务中心,完善数据共享政策与标准规范。加强测绘科技信息网建设,注重行业科技活动信息的采集、数据积累和共享,提高科技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信息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思想,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测绘工作的突出位置,研究制定测绘科技发展重大方针政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长远发展战略和规划,要充分发挥国家测绘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作用,对测绘重大技术决策、重要规划和重点测绘工程进行咨询。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测绘科技发展纳入测绘总体规划中组织实施,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科技兴测战略。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不断推动管理创新,为促进自主创新和提高测绘科技整体水平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有利条件。要加强宣传,统筹协调,主动服务,集成各方资源,提高测绘科技实力,建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具有地方特点的技术创新机制。

  (二)建立多渠道的科技经费投入机制

  进一步鼓励科研单位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国家科技创新计划,申报国家科学技术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重大科技项目,解决测绘事业发展中的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在国家重大测绘专项和基础测绘项目中合理安排必要的生产性试验经费,解决重大项目实施中的科技保障问题;有条件的生产单位要在测绘服务总值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作为技术开发经费,增强科技竞争力;鼓励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解决测绘生产和产业化过程中涉及的技术问题;鼓励企业、生产单位与大学、科研机构等以投入为纽带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形成项目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严格项目管理和审计监督,确保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发挥投资效益。

  (三)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文化环境

  加强对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鼓励科技人员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开展科学前沿探索。加强对关键共性技术、软件的自主研发的持续稳定支持,制定鼓励使用国产软硬件设备的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建立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与激励机制。发挥行业相关学术团体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测绘科技奖励制度,加大对优秀科技成果的奖励。加大测绘科普工作力度,大力宣传测绘知识和高新技术,拓展测绘科普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宏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倡导学术平等和自由探索,大力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加强对为测绘科技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专家和科研群体的宣传,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四)扩大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

  继续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战略,不断拓宽测绘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领域和渠道。鼓励和支持我国测绘专家学者在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中任职;积极支持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等参与全球及区域性测绘科技合作计划,争取各种科技合作项目,强化与世界知名测绘科研机构、大学和跨国公司的合作,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境)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强化自主创新和再创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提升我国测绘科技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五)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

  进一步完善测绘科技项目立项制度和管理机制,促进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完善项目合同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鼓励和支持生产、科研和教学等单位联合承担测绘科技项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建立重大项目实施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机制,支持中青年专家领衔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完善重大项目的专家咨询制度,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加强科技成果的验收与评价工作,建立成果水平、质量与承担项目挂钩的机制以及项目验收后评估制度。支持地方科技人员参与国家测绘科技项目的研究攻关,提升地方测绘科技实力。 

发表评论与建议

请在用户中心修改联系方式,以便我们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