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权瑕疵
作为收购的标的物,如果股权存在瑕疵,将直接导致收购的失败。一般说来,公司股权可能会在五个方面出现风险:一是出资不到位,二是股权被质押,三是股权被冻结,四是股权依法不能转让,五是股权转让手续的办理。
一、出资不到位
出资不到位主要表现为未实际出资和出资后又抽逃。在2014年3月1日前,实行的是注册资本实缴制,在办理公司注册登记时,工商部门严格检查验资报告,严防虚假出资。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严重者可构成犯罪。2014年3月1日后,我国《公司法》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这方面的管制有所放宽,出资不再是公法上的义务。但并意味着可以任性,出资仍是股东的基本义务,不按照章程及时缴纳出资的,对公司和其他股东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对债权人对出资额度内承担责任。
通过收购股权控制公司进而控制土地,意在土地,而不在公司。只要注册资本不是特别巨大,出让股权的股东是否及时缴纳出资一般不是此类关注的重点,重点应放在由于此种出资不到位是否会影响股权的行使。
二、股权依法不能转让
一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需要尊重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二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所持有的股份有一年的禁售期的限制,定向增发时也受此限制。
三、股权转让手续
目标公司是国企或外企或中外合资(或合作)企业,会比较麻烦一些。
如果是国企,其股权转让需要符合《企业国有资产法》47条、54条的规定,履行评估、公开转让等程序,办理工商登记时需要持有国资管理部门的批文。
如果涉外企业,其股权转让需要符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有关规定,履行外经贸部门的审批程序,办理工商登记时需要持有外经贸部门的批文。